今天是: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今天是: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车市拐点或将出现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最后更新:2010-05-07 09:15:25 作者: 浏览:1195次

    北京国际车展日前落下帷幕,一番喧闹过后,对于老百姓买车到底会有什么影响?人们又把目光放在了实际市场的走向上。

    北京车展历来被看作是接下来车市走向的风向标。而本届北京车展,无疑将成为又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一些经销商表示,北京车展众多新车上市,车市很可能会出现拐点,大批量降价促销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打响。

    中国车市驶入三岔路口

    北京车展历来被看作是国内汽车市场走向的风向标,这已从前几届车展得到印证。2002年第七届北京车展举行,中国车市开始第一轮黄金增长期;2004年第八届北京车展举行,不幸地成为当年车市转折点;2008年第10届北京车展,为中国车市冲出世界金融危机阴影埋下伏笔。而本届北京车展,无疑将成为又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车市有个逢双必衰,逢单必胜的奇怪规律。2004年北京车展时,国内连续几年井喷的汽车市场出现第一次大低迷,那次调整被视为“拐点”,此后,汽车市场结束了“逢买车必加价”的怪现象。2006年也是类似的情况。到了2008年,北京车展就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前夜举行,市场又进入了近一年的低迷期。

    对于2010年车市,消费者和经销商都是小心谨慎。目前数据与终端销售的落差,更让人感慨车市看不懂。一路高速行驶的车市会再次遭遇北京车展的“魔咒”,还是能继续高歌猛进?中国车市驶入了三岔路口。

    价格战条件形成

    根据各大车企公布的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各车企的销售都大幅增长。例如,上海通用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00%;东风日产共销售同比增长69.7%;长安福特马自达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89%,创下季度销量新高。即便是深陷召回门的丰田,今年第一季度在华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9%。

    相对于一片大好的销售报告,业界的预测似乎远没有数据这么乐观,甚至有人认为3月份的销售数据将是今年最好的销售成绩。随着汽车厂家产能进一步提升,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价格战的两大因素已悄然形成。

    进入4月份,北京车市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个别热销车型订车等待时间缩短,同时现车价格优惠幅度也有所增加,而变化的背后则是库存的增加。于是,前段时间不多见的促销、官方降价开始频频出现。

    其实,从3月起就有经销商开始感慨客流量的减少和成交量的缩水,对他们来说去年加价购车、排队提车的好日子显然已经一去不复返。去年消费需求的提前释放和今年厂家大举扩产带来的库存压力都是今年车市一开局就面临的不利因素,再加上丰田召回门事件对整个汽车产业信心的打击以及一路上行的油价,今年车市可谓困难重重。

    北京车展后又是传统的车市淡季,祭出新车大旗后,厂家和经销商剩下的法宝只有价格,北京车展后价格战是否会全面打响还很难说,但终端优惠的大面积出现将不可避免,牺牲利润换销量将是很多受库存困扰的经销商的无奈之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分析报告显示,在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截至3月底,汽车企业库存近53万辆,其中乘用车库存有所上升,轿车库存上升尤为明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从目前的库存状况来看,价格战不会“一触即发”,但是价格会有所浮动。

    某品牌经销商说,目前库存已近300台,加上本月底要提的40多台车,该店库存已足够三个月时间来消化。而厂家一味的要求完成销量目标,但实际市场表现却低于预期,如果这种销售情况继续下去,大幅降价必将出现。

车市销量很难再现井喷式增长

    一些专家表示,仔细分析一季度市场便可看到,今年1月份近170万辆销量中,有不少是因为2009年12月“税费末班车”效应。2月恰逢春节产销量较低也属正常,今年3月销量却和终端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所背离。在终端市场趋于平淡同时,销量却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厂商和经销商增加库存周转而带来的销量高企,并非正常现象。

    从4月开始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传统淡季,目前市场是在变化中,如果生产商继续盲目生产、追求销量,就会导致经销商由于库存积压而甩卖汽车,并对产品的品牌价值和保值率造成负面影响。

    原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苏晖说,车价肯定是将继续走低的,厂家大幅调高产销计划后就会产生产能过剩,导致库存出现积压,这也将是引发价格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2010年全国汽车总产销规模计划已达到2000万辆,但车市销量将很难再现井喷式的超预期增长。(李志勇 陈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