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发改委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后更新:2008-10-23 09:08:51 作者: 浏览:1208次

发改委大幅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根据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国家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扩大良种补贴标准和范围,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一、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当前,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每市斤0.92元、玉米每市斤0.75元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继续实行粳稻(大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鼓励销区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稻米。在南方稻谷主产区,按照每市斤0.94元的价格收购中、晚籼稻,作为国家临时收储。在油菜主产区,按每市斤2.20元的价格向农民收购油菜籽,充实食用植物油中央储备。国家已经在新疆地区按照每吨12600元的价格收储了一定数量的棉花,下一步将视市场情况再增加收储数量,并组织好棉花外运。

二、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从明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三、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明年将统筹考虑化肥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补贴范围涵盖小麦、水稻、玉米和东北大豆。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

四、完善化肥市场调控机制。适当扩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规模,保证化肥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加强化肥市场监管,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促进生猪生产和奶业健康发展。继续落实国务院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奖励生猪养殖大县等政策,完善应对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政策。尽快出台和认真落实好整顿及振兴奶业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保持奶业发展势头,建设现代奶业。

六、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农村交通、农村人畜饮水、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东北地区大豆、长江流域油菜、新疆优质棉生产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

解读: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 鼓励种粮

来源:东方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17日刚刚决定“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仅过了一个周末,国家发改委便于昨日公布了当下粮油棉作物收购价、明年部分粮食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和对农民的直补政策。

刚刚看到这份文件的“全国食品网”咨询事业部经理傅铁信说:“除了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国家今年对大豆进行托市的举措已经非常明晰了。”

提振农民种粮信心

有关专家表示,发改委公布粮食现货收购价、提高明年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属双重利好消息,有利于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可以说,国家希望通过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来提振农民种粮的信心。”傅铁信说。

所谓中央储备粮主要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以稳定粮食市场。此外,每年的中央储备粮轮换,还能保证满足市场上一定的粮食需求,并拓宽农民的售粮渠道。

大豆价格得到“托底”

据发改委昨日公布的消息,国家将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

“这次公布的大豆收购价格,对相关产业来说也是很明显的信号,”傅铁信说,“前不久已经有消息透露,国家今年将储备100万吨大豆,目的就是稳定大豆的市场价格。虽然消息没有正式公布,但已经有很多人向我打听这个消息了。按照当时透露的计划,中央储备将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分别收购85万吨和15万吨大豆。今天公布的价格,可能就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发改委此次调整大豆最低收购价,已将托底价提高到3700元/吨,这远远高于目前的大豆现货收购价。今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已从最高时的5000多元/吨,跌至目前接近3000元/吨的水平,这使得目前出现了农民“惜售”的情况。

“如果国家再不出手,明年大豆种植面积一定会受到影响。”傅铁信说。

本报记者查询获悉,10月17日,黑龙江部分产区大豆的现货报价为3000元/吨,江苏以南地区价格则基本在3120~3250元/吨。这些都明显低于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储备价格。因此,此次政策的出台,使得大豆价格上涨具有了较大的空间。

“价格—直补”联动机制:

设计成关键

发改委文件释放的另一个信息是:国家将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

相关专家认为,如何设计这一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家过去没有明确提出过建立综合直补联动机制这一概念,但对于粮食的直补政策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以今年为例,就已经先后三次提高了直补额度。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制度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直补机制。”

李国祥前不久刚刚在广东、河南、宁夏三地完成调研,对于目前地方农资价格上涨的情况颇为感慨。在其调研过程中,一些地区的农民反映,今年化肥价格涨幅甚至达到了100%。种粮效益明显下降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而各地政府对化肥价格的控制,虽然短期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为今年能源、原材料的涨价,企业的成本无法消化,因此一些中小化肥厂宁可停产也不愿意亏本生产。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化肥的供应量。”李国祥说。

他表示,仅仅利用行政手段很难从长远角度控制农资产品的市场价格。因此,必须从机制上进行梳理,同时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资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而国家在监督市场价格的同时,须通过财政手段,及时加大给予农民的补贴。

“建立国家直补制度,是非常合理的一种机制探讨。不过在设计上恐怕还有一定难度——如何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直补比例,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李国祥说。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