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保持“四稳定” 三中全会传重要信号

来源:东方早报 最后更新:2008-10-13 10:15:46 作者: 浏览:1434次
  保持“四稳定”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农村改革发展决定

  公报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在中央文件中首提"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公报第一次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战略。

  公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昨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昨日发布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显示,今后我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公报特别提到农村改革问题,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中国著名战略发展专家武建东先生认为,公报超越了学术界土地流转问题的争议,高屋建瓴地勾勒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路线图,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改革方式,而城乡一体化落实到农村土地制度上,其本质就是"统一地权"。

  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四稳定"


  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全会认为,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公报显示,今后我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除了保持"经济"、"金融"、"资本市场"、"社会大局"稳定外,全会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

  对此,武建东此前在早报独家撰文指出,中国从外向经济向构建世界上最大的内需经济体系的转型的焦点,就是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再造,这需要全面进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中国城市化时期。


  农村改革方式:

  城乡一体化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特别提到农村改革的问题。在这份4800多字的公报中,10多次出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针。

  武建东认为,这些论述确立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式--"城乡一体化",而城乡一体化落实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其本质就是"统一地权"。

  在中国农村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针对推进农村改革问题,中央全会9次专题讨论、出台了10个中央"一号文件"。本次公报则是第一次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战略。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曹锦清表示,城乡一体化此前几年已经在某些地方有试点,比如成都双流地区。但是公报并没有明确解释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指农民工入住城市吗?"

  在曹锦清看来,中国1亿多的农民工大多数是会回乡。因此,上述提法更多的意味着财政将倾斜于农村地区,给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品。推行的范围目前应该是"那些工业商业发达的县。因此这些县的财政实力会比较好。扩大到地级市范围的难度比较大"。

  曹锦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取消当前的户籍制度,实行根据工作入住的户籍政策,第二是社会保障(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在全国范围内达到均衡。但是这两个问题又会衍生一系列的难题。由于各大城市之间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所以城乡经济一体化将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基本目标:

  2020年建立一体化机制


  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等。

  武建东表示,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拟定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的战略目标。要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意味着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也就是说在未来12年内中国需要将相当于美国人口一倍半的农民从村镇迁移进城市。这既是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裂散、城市社区的扩大和这个社会科层化重组,也需要城市提供相应的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

  实现一体化目前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实现"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目标。

  曹锦清表示,针对的是村委会的规范建设,"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目标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村民直选由村级向乡镇级逐步推广。农民的利益一直太分散,需要更加集中的表现。推广到乡镇直选,农民的声音可以得到更多反映,而乡镇人大也应该更多的反映民意。其二,经过近些年的推广,目前在农村民主选举基本已经实现,但是由于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一些老人和小孩,"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很难实现。

  因此,需要一些能力的人来帮助实现。来源则可能有,诸如县委派、大学生村官、或者是那些在外边干得不错愿意回来的人,在经济收入上给他们保障。最终使上述政策得到有效的执行。

  土改原则:

  "健全严格规范"


  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表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30年来中共9次中央全会专题讨论、10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但此次公报中明确"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在中央文件中首提"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在武建东看来,所谓"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30年的承包权延长到70年。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1982年《宪法》"的修改案。"1988年《宪法》"修改时,没有区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可以转让。武建东认为,所谓"健全",就是把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法律建立起来。

  所谓"严格",武建东说,就是要严格耕地、农村建设用地的比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目标,耕地面积不能减少。

  所谓"规范",武建东说,就是要修改我国现在的《土地管理法》,解决商业征地所造成的社会不公问题。下一阶段,将修改《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等涉农法律的相关内容。

  对此,曹锦清表示,公报的上述内容表明:其一,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即土地不会私有化。其二,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其三,在土地流转上,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农民可以把土地交给另一个人来经营,这样有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

  武建东说,公报"微言大义",实际勾勒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路线图。同时,采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措施,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意。

  曹锦清亦认为,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把分散的利益体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主体",即区域主体的自治,然后在政府的引导下,才会更好地完成新农村建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