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商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商会百年 沧桑巨变

来源: 最后更新:2008-10-05 17:18:39 作者: 浏览:3556次

宁国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 尚芝兰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宁国商会的百年华诞。作为宁国商会的现任会长,站在历史的百年,观百年沧桑,看沧桑巨变,不禁感慨万千,万千感慨!

  展开宁国商会百年斑斓的历史画卷,追根求源,我们看到了徽商的身影。徽商崛起于皖南山区,活跃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冲破封建藩篱,打破抑商禁锢,贾道儒行,驰骋商海,称雄商界三百余年,赢得了“无徽不成镇”的美誉。徽商一脉生宁国,宁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古徽商所青睐。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宁国县内的经营者大多为徽州、绩溪、旌德、泾县的徽商,而当地商人多为小商小贩。徽商在宁国独揽百货、棉布、“五洋”(洋布、洋烟、洋皂、洋火、煤油)和矿蜡)等十几个行业,较大的商号有德隆新、春和、义成和、吴同享、吴向春、春阳、正大、公大、升康祥、张大昌、熙泰义、程洪大、泰和祥、久华和久昌等老字号。古徽商经营地集中在县城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港口、宁墩、胡乐、东岸等集镇,而县城的河沥溪和老西街等主要商业区,仍散发着当年的商业气息。可以说徽商几乎占据了当时的所有重镇,包揽了当地的所有工商业。人们至今所熟悉的河沥溪镇,时有“小上海”和“小小的宁国县、大大的河沥溪”之说,足见徽商的影响和作用。

  徽商不仅繁荣了宁国的老工商业,同时为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宁国百年的商会文化。宁国虽地处皖南腹地,但商会组织的发展并不滞后。据史料记载,清光绪29年(1903年)清政府设“商部”,并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后于清光绪33年(1907年)在京师设商务总会,各省相继设立分会和“同(行)业公会”等半官方机构商会。而宁国县于清朝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就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商会组织,说明其与全国同步,足见其商业比较繁荣。

  宁国商会创建在河沥溪镇,首任会长为方绍堂先生。民国时期,先后有七任会长,分别是:凤佩深、凤士贞、胡思安、胡晋玉、章源东、吴子仰、凤之干等。民国16年(1927年),宁国县商会更名为宁国县商民协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民国18年,又恢复更名为县商会,设7个行业公会。民国30年,县商会会员发展到155人,应该是规模较大的县级商会。当时商会的主要职责是颁发营业执照、摊派捐税、检查和监督商业活动。1949年4月,宁国县解放,老商会自行解体。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宽阔的胸怀,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的特殊作用,与解放后成立的工商联组织合力发挥统战性、民间性和经济性的优势,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宁国市工商联成立于1953年,也有55年的历史,历时十二届。1951年,由河沥溪、港口、狮桥、宁墩、胡乐、东岸等较大集镇成立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河沥溪镇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1953年2月9日,宁国县工商联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先后成立6个分会、一个办事处和10个工商小组。1967年开始,经历了文革近二十年的冲击,机构瘫痪,直至1985年恢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国工商联、总商会在宁国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为推动宁国市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3年,根据中发(1991)15号文件精神和1993年全国工商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修改章程的规定,宁国县工商联,同时称宁国县商会。1997年5月,宁国撤县设市,同年11月,全国工商联修改章程规定各地商会可称总商会,宁国县商会由此改称宁国市总商会。2003年,宁国总商会在全省率先注册,成为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社团法人。

  新时期的宁国市工商联、总商会,打破计划经济时代上传下达的机关型模式,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商会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成立由特邀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的经济咨询委员会,在此委员会的平台上,原来外部化的政企关系、银企关系和税企关系结成了社团内部关系,办事方式和办事效率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委员会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财税服务中心、融资服务中心和法律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开办了《宁国商会网》和《宁国商会》简报,成立了妇委会和党支部,为会员企业提供政策、法律、信息、技术、培训和经贸合作等综合服务。

  为配合我市的经济布局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宁国商会注重把工作向基层和行业延伸。2004年,宁国商会将乡镇工商联分会,同时建设为乡镇商会,赋予其发展会员、经费自主、企业家办会和对外经济联络等市场经济组织的职权,乡镇商会按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框架布局,其中两个商会跨乡镇行政区划而设立,乡镇工商联工作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配合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市政府授予宁国商会为经济行业主管单位,负责管理本市范围内的经济行业组织的发展。同时,宁国也率先成立全省第一个县级异地商会———浙江投资者商会,为在宁的五千客商提供商会服务。

  为培养优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宁国工商联、总商会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广泛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广泛开展光彩事业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会员自觉地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道德结合起来,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7年底,全市有个体工商户11483户,私营企业1573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67家,超亿元企业23家。民营经济创造了80%的国内生产总值、73%的税收、82%的工业增加值、90%的社会销售总额和100%的出口总值,为社会提供了九成以上的社会就业岗位,专利发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涌现。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成为拉动财政收入、社会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成为宁国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工商联会员中有近百名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宁国工商联、总商会已拥有会员1100多名,10个团体会员和行业组织,6个基层商会和异地商会,与海内外近百家工商社团友好交往,成为长三角县(市、区)商会联谊会的一员。近年来,宁国工商联、总商会多次受到省市工商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表彰,《中华工商时报》撰文《安徽商会凸显宁国模式》。

  当前,宁国总商会将致力新的发展,以商会会馆建设、举办百年大庆、加入长三角商会联谊会和行业商会建设等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会员之家”、“民间经济外交使馆”和“经济行业总会”的良好形象。

  商会百年,历史可鉴。凡是经济繁荣的地方,必然有强大的商会;凡是商会活跃的地方,必然折射着该地经济的繁荣。商会有百年可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百年商会可依,这一切,得益于宁国的地杰人灵,得益于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商会发起人和历届传人的不懈奋斗,得益于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他们敬礼!

  无论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历史的脚步,将坚定地跨过商会百年。站在百年的新起点,展望未来,我们的舞台将更加宽阔,任务将更加艰巨,前程将光明似锦。

  宁国市工商联、总商会将荷担百年之重托,团结和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宁国之大局,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为加快宁国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宁国商会大事记

  1、1908(光绪三十四年)宁国县商会在河沥溪镇创建,县商会实行选举制,每届任期4年,设正、副会长各1人,会董30人,方绍堂任会长。

  2、1927年宁国商会更名为商民协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会长凤佩琛。

  3、1929年恢复县商会,全县设立7个行业公会。

  4、1951年9月,宁国县工商业联合会的前身—河沥溪镇工商业联合会成立。

  5、1953年2月,宁国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河沥溪镇召开,宁国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主任唐文模。

  6、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县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

  7、1985年9月11日,宁国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八届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恢复县工商联,选举高梦祥任会长。

  8、1997年7月,宁国撤县设市,宁国县工商联更名为宁国市工商联。

  9、2001年9月,“浙江投资者商会”成立,成为我市第一个异地商会,工商联为其业务主管。

  10、2003年3月20日,宁国市监察局、工商联在市工商联机关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

  11、2003年6月,宁国市总商会经市民政局批准注册为独立的社团法人。

  12、2003年8月,市工商联开办《宁国商会网》(www.nggcc.com),成为服务会员、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13、2004年8月26日,全省第一个跨乡镇区划的民间商会仙霞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4、2007年6月宁国市工商联正式加入“长三角”工商联联谊会。

  15、2007年8月15日,市政府正式授权市工商联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成立的商会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

  目前,市工商联会员总人数达1100余人,其中,正、副会长21人,常委46人,执委141名,团体会员和行业商会10个,乡镇商会5个,异地商会1个。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