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八大经济学家把脉2008经济走向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最后更新:2008-01-07 08:30:07 作者: 浏览:1272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成本推动型通胀是主要挑战

  中国经济已处高位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回落。从中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可支持9%左右的增长率。

  当前棘手的问题是通胀压力。成本推动型通胀只是一个表象,它凸显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所面对的困境。以控制需求为重点的货币政策在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胀上作用有限。政策选择的重点,首先是将这种通胀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次,但也是更重要的,在控制通胀所赢得的时间里,切实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经济增长动因没有根本改变

  2008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根本改变。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没有根本改变。

  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推动下,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日趋均衡,加之资源瓶颈制约的改善和充裕资本的有力支撑,使得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仍然较强。但由于受多种政策因素的影响,涨幅与2007年比较,有望呈现回落的态势。CPI上涨面临较大压力,但形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相对高位运行。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会继续增大,对外贸易顺差增速将有所减慢。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资源税改革或迈新步

  展望新一年的财政税收政策,可以作如下预期:财政赤字规模有望进一步缩小,财政的增收财力将整合其他可用财力,着力于加强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

  税收方面,将积极配合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自主创新。可以预期,2008年1月起正式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在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实行工艺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正面效应;资源税的改革很可能在2008年迈出新步伐,以大力促进资源合理开发、集约利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卢中原:完善物价调控和财政政策

  2008年宏观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宜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物价调控政策,处理好稳定物价和改革资源价格的关系;二是围绕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三是完善稳健财政政策;四是结合需求调控,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五是积极稳定楼市和股市需求,防止房价和股价轮番上涨,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滞胀”格局可能显现

  目前中国的总供求格局不是需求过大,而是供给过大。由于2008年会进入产能集中释放阶段,供给增长会愈加明显,经济增长率会明显低于2007年。然而,由食品带动的消费物价上涨势头仍很难止歇,此外,还有国际粮食、燃料上涨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将开始首次显露出“滞胀”的格局。

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需求增长还有极大的前景。所以,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是“短期过剩、长期不足”,或“短期小跌、长期大涨”,这个判断同样可以用于对中国股市、期货和地产走势的判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推动人民币适度升值

  2008年我们可能会面临更为剧烈的政策冲突,2007年底相关部门严格限制银行放贷的举动就是一个苗头。随着中美利差的反转,通过加息来抑制国内通胀压力同时保持人民币在目前水平稳定的难度加大,利率提高可能引起更多境外资本流入,经过银行体系放大的流动性过剩可能继续显著。

  目前需要综合考察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同时推动二者在可控程度内升值。根据有关机构最近发布的测算,如果人民币升值10%,进口石油、大豆以及猪肉等的价格都会迅速下降10%左右。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贸易顺差增速将放缓

  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环境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果仅仅根据贸易顺差高速增长态势而不断加大政策调整的力度,既会增大实体贸易部门调整的代价,把握不当,还可能造成调整的“硬着陆”。在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益各方反向行为的动态博弈。如一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缩减顺差,另一方面各地仍在继续高指标、高成本地招商引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货币政策需打破惯性思维

  从物价走势来看,CPI上升走势也许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变的。实际上,不论是由部分商品供不应求引致的物价上涨,还是由国际市场因素引致的物价上涨,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无能为力的。

  从信贷增长来看,在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且超额准备金巨大的条件下,央行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必然的。但这与其说是紧缩货币,不如说是对冲外汇储备,对信贷增长的调控力度有限。此外,提高存贷款利率会扩大贷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利差,激励存贷款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

  2008年的货币政策实施,也许需要进一步理清具体思路和明确货币政策定位,面对复杂的经济运行现象,突破已有“教条”的思维,选择与中国实际状况相结合的复合措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