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宁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2007-2011年)》

来源:宁农指〔2007〕8号 最后更新:2007-07-23 17:43:27 作者: 浏览:1668次

宁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

20072011年)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20年远景展望》,积极稳步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奋力重返百强”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为根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集约建设。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客观规律,节约利用资源,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城乡统筹、率先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3、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山区特色,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关系,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4、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坚持政府主导,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逐年加大对农村的的投入;坚持农民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

(三)建设目标

2011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八大工程”基本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1、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明显,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80%以上转移到二三产业;到2011年,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畜禽业标准化饲养率达9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农民75%以上参加各类经济组织,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名、特、优、新农产品基地达到150万亩以上;形成不少于35个产业特色村;推广50项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占农业食品生产比重达到80%以上;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20万千瓦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

2、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到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生活比较宽裕;适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加强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使广大农民成为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新增农村劳动力接受就业技能培训面达到100%;农村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加快发展,60%以上的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乡风民风健康向上。到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不小于98%,村级电话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3、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80%以上的村庄得到整治,客运通村率达到100%;村组公路硬化率达80%,新型清洁能源普及率达50%以上,集镇污水排放和垃圾得到有效处置;村庄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60%;80%以上的村达到生态村标准。

4、民主政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全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达70%以上。全面推行村务公开,80%以上的村达到“村务公开示范村”要求;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比较健全,所有乡镇达到“平安乡镇”标准,90%以上的村达到“平安村”标准,所有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要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措施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优粮扩经,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发展林业经济的思路,完善特色农产品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以云梯、仙霞、中溪及霞西、青龙等乡镇为中心,加大竹业基地建设,力争基地达65万亩以上;以南极、万家、宁墩、甲路等沿天目山乡镇为中心,加快山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建成面积不小于35万亩;以万家、青龙、西津、南山、河沥、汪溪等乡镇为主,发展苗木基地2万亩以上;以太阳公司、五星集团为龙头,积极稳妥地推进家禽业的发展,到2011年,家禽养殖规模达7500万羽。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在提高特色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益上做文章,在最大限度地扩大现有五大主导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培育中药材、油茶、生猪养殖等新型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对接。到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动基地面积50万亩,“公司+农户”达10000户,基地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实施“强龙提升工程”,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发展100家以上龙头企业的同时,支持太阳、五星、詹氏、恩龙、山里仁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1年全市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达10家,上市企业1 家,2-3家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

2、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完善农业生产的各种标准化操作规程,普及标准化生产知识,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组织农民按标准进行生产,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面,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服务体系。2011年,全市种植业标准化率提高到90%,规模化养殖比率达到75%以上,山核桃产业全部达到标准化生产,竹业、茶叶标准化面积分别达到60%、85%以上,完成低产林改造100万亩以上,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

3、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参与区域性产业分工,抢抓苏浙沪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机遇,加大优势农产品资源开发力度,使我市成为面向苏浙沪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开发省外、国外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外向度。到2011年,全市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贸易额达到2000万美元。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全市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认证不少于80个,有机、绿色基地认证面积35万亩以上,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力争创省级名牌产品(商标)20个,国家级名牌产品(商标)5个。

4、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皖东南地区最大的农林土特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不断提高汪溪木竹、青龙茶叶、仙霞早笋等专业市场辐射力;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到2011年,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社达50家以上,60%以上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每个乡镇建设有至少设1个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超市”,85%以上的村建设有1个营业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的“农家店”。

5、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和“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导城市服务产业向农村延伸。鼓励农村发展物业管理、保洁保安等服务业。鼓励全民创业,引导发展家庭工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化。在环青龙湖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示范户。到2011年,创业型农户不少于5000户,农家乐400户以上,农村各类经营组织1000个以上,二、三产业收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

6、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安徽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关键性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积极开展笋用竹品种改良、山核桃林下套种等技术推广,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力争新上一批山核桃、竹业、畜禽业等为主的产业链项目。提高科技含量,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向生物化工领域延伸,不断提升加工转化层次,拓展增值空间。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到2011年,推广50项以上农业科技科成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20万千瓦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加快构筑农技推广、农产品安全检测、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农业信息化、农业保险等农业服务体系。创新农技推广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满活力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防控人畜共患畜禽疫病。

(二)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1、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集聚功能。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和带动作用,着眼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致富。以“两区一带”为支撑,加快港口、汪溪、梅林、东三角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引导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力争到2011年,乡镇工业集中区产值达50亿元以上,吸纳劳动力就业达5万人。加快乡村工业发展步伐,积极引进和培育支柱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体,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强非公有制企业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向产业化、集群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2、加快中心村镇建设步伐。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市区为龙头、重点集镇为骨干、一般集镇和中心村为补充的城镇化体系,强化小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完善功能配套,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农村人口到中心集镇或城区落户;探索实施生态移民,将深山偏僻或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户吸引到城镇或中心村居住。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加强油路(水泥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建立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到2011年,完成村组公路硬化率达80%以上。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农村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加强饮水工程管理,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率达80%以上;推动农村能源建设进程,推广应用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型清洁能源普及率达50%以上。

2、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依据村镇建设规划,高起点建设社区化新农村。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政府驻地集镇以及中心村的社区化建设和改造。力争把乡镇、街道政府驻地集镇建设成为农村新型社区,并逐步向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延伸。

3、治理乡村环境。做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抓好“三清三改一推”(即清垃圾、清河道、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厕,推广沼气),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绿化,鼓励农户庭院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新乡村。到2011年,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以上,村庄整治面达不小于80%。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现代农民素质建设的重要战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在初中毕业生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努力使未升入高中和大中专院校的农民子女普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其就业能力。实施“职业学校扶贫助学行动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就读我市职业学校的,减免学杂费。职业学校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形式我样、内容丰富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学校、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农广校、农函校的作用,逐步构建新农村教育体系。到2011年,力争新增劳动力培训面达100%,高中普及率达90%以上,全市农民基本掌握一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转移农民基本掌握一项实用职业技能。

2、发展农村卫生文化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完成乡镇、街道卫生院新一轮三项建设,巩固完善109个村级卫生室。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做好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其它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实施“杜鹃花工程”,加快推进以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活动中心)为载体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康工程。大力发展民办文化,培育多元文化主体,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努力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到2011年,“2131”电影工程放电影达1000场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每个村建有一个篮球场。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五保”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残人员集中供养的比例,妥善解决残疾人、孤儿的生活、就学等方面困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引导农村从业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五)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农村党员学科技”活动,全力抓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到2011年,全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达70%以上。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农民先进理论和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实施村干部中“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妇联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2、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和法制教育。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增强农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公益性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适合我市农村实际的经济型、实用型的技防设施建设;开展创建“平安村镇”、“平安学校”、“平安家庭”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十星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三反一提倡”、文化支农及助教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形成生存环境怡人、生活条件优越、文化生活丰富、科学精神浓厚,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村新风尚,塑造农村新风貌。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行政服务水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增量的倾斜力度,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民社会福利和提升低收入农民保障水平提供保障;通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短期政策的调整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加快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增强农民和农村的发展能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施步骤。坚持通盘考虑、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依省道沿线抓点成线扩面。近期抓点(2007-2008年)。2006年全市14个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2007年增加9个试点村,完成全市23个试点村内15%的自然村庄建设任务;2008年增加10个村,完成全市33个村内30%的自然村庄建设任务;中期成线(2009-2010年)。2009年增加12个村,完成全市45个村内70%的自然村庄建设任务;2010年增加12个村,完成全市57个村内80%自然村庄建设任务。长期扩面(2011-2020年)。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发展要求,在我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全面推进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方法。以“八大工程”为载体,坚持城乡联动、主体行动、项目带动、社会参与的方法,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联动: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突出加强沿路、沿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建设,形成城乡发展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主体行动:坚持农民主体,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项目带动:全市上下围绕“八大工程”中的项目,通过这些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实现我市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同时,各部门、企业积极对上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新农村建设。社会参与: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中来,建立市直部门对口扶持建设新农村制度,每个单位帮扶一个村,与单位考核挂钩,建立“心系故里、共建家园”活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结合各自的实际,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各乡镇、村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做到规划到村,并与小康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编制规划要坚持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整合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纠正和整治违反规划私批滥建行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三)建立健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多元投入引导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的力度,积极争取一批国家和省涉农项目在我市实施,按照“三个高于”的总体要求,市级财政将确保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并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探索建立政府补助、参股经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担保融资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扩大支农资金来源;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实行“一个漏斗”向下,集中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金融,积极组建我市农村合作银行,扩大农村金融信贷,加大支农力度。

   (四)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农民投身建设新农村的热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及时宣传报道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措施、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扬民主。各级政府应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支持,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筹资筹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五)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建立市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村制度,实行定点帮建,鼓励企业、社会知名人士和志愿者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农村建设的局面。

(六)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考核责任机制。各乡镇、街道对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负全责,党政主要领导是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促进工作落实的各项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对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 

五、具体推进工程项目

为扎实推进“八大工程”,确保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排出42个重点项目,分别由牵头和责任部门、所在乡镇按要求推进落实。(具体项目附后)

 

 

 

 

 

宁国市新农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