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工商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非公36条”,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三大战役”,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民营经济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我市围绕“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这一主题,实施了全民创业行动,设立了省级创业基地,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及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与管理三项重点工作,保持了经济在高位增长平台上的稳健运行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亿元,财政收入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17.8%。
“十一五”规划、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三大战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一是规模进一步壮大。据统计,2006年,我市新增私营企业321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023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1家、亿元企业3家,四项指标的总数分别达到1270户、12184家、136家和18家。
二是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创造了79%的国内生产总值、81%工业增加值、90%社会销售总额、71%税收和100%出口总值,提供了九成以上的社会就业、专利发明和新产品开发。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材料、电子元器件等民营主导行业的增速超过30%,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0%。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市民营企业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三项指标总额分别为2家、15家和44家;全市民营企业拥有重点实验室5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各6家,企业研发中心20家,民营科研所20家;申报专利100多项,1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6个项目跻身国家级,19个项目跻身省级;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正在实施的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0多个。
四是民营企业的位次进一步提升。近10家企业获19项全省民营百强排序榜,5家企业进入全国规模民营企业,其中亚夏集团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民营500强,耐磨总厂再次跻身国家大型工业企业行列,恩龙世界木屋村获国家级4A风景区认定。
五是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形象进一步得到公认。会员中有有119 人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3人荣获国家部委表彰,7人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省劳动模范和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荣获宣城市表彰;有9名荣获市委、政府“发展功勋”奖,60多名获市政府兑现(2004)88号文件奖,55名获守合同重信用奖。
二、工商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商联的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委正确领导工商联换届,市政府明确授权市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协(商)会主管,为工商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心工商联事业,为工商联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2006年,市工商联荣获省工商联“调研和信息先进集体”、 宣城市基层工商联工作“一等奖”、 市委、市政府岗位责任制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市政协“优秀提案奖”等光荣称号,这些荣誉给工商联干部和会员以极大的鼓励,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充分发挥统战性,积极参政议政
宣传贯彻全国第二十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自身的政治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今年,会员提交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75件,工商联集体提案5件,涉及工商联工作、民营经济发展和“三大战役”等方面,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部提案已得到有效的办理,工商联提案连续四年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
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通过深入调研,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工商联发布《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和“十一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配合省、市政协组织 “实现安徽省跨越式发展”问卷调查和发展园区经济调研,配合市人大组织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调研,组织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调研 ,积极完成省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下达的课题研究任务,共上报各项调研报告4篇,在省级发表3篇,连续二年荣获省工商联“调研、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加强宣教,推动“全民创业”
市联以“十一五”规划精神为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开展“全民创业”的宣传发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加强学习,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市联通过召开执委会、新春团拜会,印发学习专刊和《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年慰问信》等形式传达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树立可持续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和规范发展等七种发展意识;教育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八荣八耻”,抓住“十一五”发展机遇,做大做强企业,积极投身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等“三大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二是加强宣传,典型引路,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组织推优推先活动,我市入选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和省民营百强数居县市前列,打响宁国的民营品牌。开展中国“宣城市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夏鼎湖先生获省级表彰,有望获国家级表彰,周夏耘等六位企业人士获宣城市委表彰。向妇联推荐 “巾帼建功”优秀女企业家和女岗位能手。注重正面宣传,外树企业形象,内树企业信心。今年以来,通过网站和简报《民星闪烁》专栏共发布信息209条,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的贡献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先进事迹。加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亚夏荣获省、地、县(市)“先进党委”的光荣称号,詹氏和盛唐等中小民营企业相继成立党组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配合市纪委开展“廉政文化进民企”活动,在工商联换届大会上向全体会员代表发出了“廉洁诚信,依法经营”倡议。联合市工商局、教体局举办第二届“工商杯”职工篮球赛活动,全市共有以企业为主的28支队参赛。
三是加强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心光彩事业。春节期间,市联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慰问走访特困职工、农户、移民和老工商业者49人次,号召基层商会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会同劳动保障局、总工会将“民营企业招聘”活动日常化,民营企业新增就业及签订用工协议达3000余人。会同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兆丰杯”庆“六一”少儿文艺汇演暨爱心助学结对仪式,会员企业共捐款、捐物达11.2万元。组织会员和联系单位关心移民教育事业,向天湖中学和贫困大学生捐款2万元。在市联的带动下,广大民营企业家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已慰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参加光彩事业的民营企业家逾百人,捐资总额达80多万元,其中浙江投资者商会会员捐款达20多万元。
四是加强发动,引导会员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三大战役”
通过信息、技术服务引导会员投身于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通过组织“以民引外”、“以商引商”活动,引导民营企业成为招商引资和投资的主体,据统计,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占工业技改投入的60%,浙江商会理事会成员单位在宁国的投资均在500万元以上。
通过城市规划宣传和和信息发布,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为城市亮化工程、路桥工程、路牌工程、社区环卫、卫生和物业等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专刊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工商联《关于组织、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太阳禽业、五星、詹氏、莹辉天天乐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有50余家工商企业进入林产品的生产开发,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资本超过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民营投资于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和无偿捐款逾5亿元。
(三)完善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动各项工作
围绕中心,进一步完善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商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服务于会员的水平。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在机关人手少的情况下,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要求,完善考核办法,规范商会运作,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岗到位,按月考核,奖罚分明,有利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优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
坚持联系制度,市联干部坚持每月走访百户会员,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每逢新春佳节,举办新春团拜会、中秋酒会,送鲜花、发慰问信和短信,向会员传递关爱之情;每逢企业和企业家的喜忧之事,商会领导会亲自祝贺和慰问;开展企业家健康体检和管理,给予人性化的关怀。
扩大会员数据库建设,为会员代表的政治安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共有43名会员担任第二届宣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会员,随着市人大、政府和政协的换届,将有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办好商会网站和简报,印制信息合订本和商会彩报,全年共印发《宁国商会》期刊13期5000余份,商会网站累计发表文章千余篇,及时向广大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市场和技术信息。扶持企业创办网站和企业报刊,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网站、光盘资料和培训形式对会员进行知识辅导,聘请经济、法律专家对180多执委和会员进行新《公司法》和企业发展战略辅导讲座,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
发挥市领导联系工商联的机制和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办好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和环境监测点,组织近二百名民营企业家参加我市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评议活动,促进党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三是加强对外联络,推动东向发展。接待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江苏省宜兴市和我省芜湖、安庆迎江区、石台、凤阳、泾县等工商联社团80多人次,组织120名会员赴台湾、云南、浙江湖州、江苏宜兴和我省池州、涡阳和宣城市各县区等地考察,交流工作经验,为招商引资和促进民间经贸合作牵线搭桥。组织浙江商会会员代表赴杭州参加浙商大会,为我市取得 “2006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是完成市委中心工作。市联机关发挥民间商会优势,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共引进三个工业重点项目全部投产,实际到位资金达1.12亿元。全面完成联系企业和乡镇工作任务,党风廉政建设、综治、档案、劳动人事等工作全面达标。
(四)以工商联换届为契机,组织建设实现新进位
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统战部、组织部的精心指导帮助下,我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2日在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执委会、常委会和领导成员,圆满完成了换届各项工作。一批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热爱工商联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入工商联领导机构中来,这不仅使我市工商联组织更具有进步性、代表性和广泛性,也将为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更好的参政议政、推进自身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工商联会员总数为1100多名,比上届增加300多名;发展团体会员8个,基层商会和异地商会6个,其中2个跨乡镇区划;执委总数达130名,队伍空前壮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举办了“会员之家”文艺晚会,振奋企业家精神。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工商联章程赋予我们的职能还存有差距。一是履行工商联章程规定的职能还存在局限性。行业商会、基层商会的延伸工作有待拓展;二是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有待改进;三是自身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会员参与商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未来五年和明年的工作思路与要求
2007年,我国改革与发展关键性的一年。党的十七大将胜利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座标是又好又快,市人大、政府和政协将换届,这些必将对工商联的工作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工商联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思想统一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围绕市委、政府的“三项重点工作”和“四项活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2007年目标任务多做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一)积极建言献策,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水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水平。深入贯彻国务院“非公36条”,配合政府做好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定工作。配合政协、人大换届,扎实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动员和组织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围绕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和环境监测点的作用,推进工商联参与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监督和评议工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重视民营经济研究工作,发布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制定民营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完成民营经济研究课题,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
(二)加强教育和引导,为构建“和谐宁国”多做贡献。组织民营百强排序活动,通过典型引路,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年”活动。开展光彩事业活动,成立光彩事业促进会,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开展法制、诚信和文明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宁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配合市纪委开展“廉政文化进民企”活动。配合统战部开展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积极引导非公经济,打好“三大战役”。通过政策、科技和信息服务、以民引外和以商引商、推优推先和典型引路等方式,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通过开展“百企连百村”活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将自身的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互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配合“旅游经济促进年”活动,开展城市和旅游规划宣传,加强信息发布,引导非公资本进入城市建设、旅游与公共事业领域。
(三)优化服务,提高商会服务水平
开展“效能建设强化年”活动,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完善代表人士数据库建设,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人大、政协换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发挥咨询委员会和各服务机构的作用,在协调政企、银企关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维权服务,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办好商会网站和简报,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做好会员各项知识培训服务,提高企业和管理者的素质。开展企业家体检活动,做好企业家的健康管理。
(四)加大对外经济联络的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争取加入长三角商会平台,加强和扩大海外工商社团的联系与交往,树立“民间经济外交”的良好形象,促进东向发展。配合撤县设市十周年庆典活动,加强对外经济联络工作,积极组织会员举办和参加对外展销会、交易会,组织会员到国内外学习考察,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以民引外”和“以商引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利用外资上取得新突破。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发挥会员投资的主体作用,以商会会馆建设和举办宁国商会百年大庆为突破口,做好商会志的编印和发行工作,加强会员联谊与交流,树立“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基层商会的组织建设,紧紧依靠基层党委和政府,巩固和发展乡镇(办事处)和社区商会,实现工商联工作向基层的全面延伸。落实工商联管理行业经济组织的主管地位,把握行业商会这一工作载体,突出民间性这个特色,围绕我市支柱产业,推动耐磨材料、电容器、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组织建设。完善联系制度、轮值会长制和行业组长制,探索副会长、常执委的考核机制,扩大会员队伍的规模,提高会员素质,增强商会活力。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