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服务大局 推进工商联事业全面发展
---在宁国市工商联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尚芝兰
(2006年11月1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 200多名工商界代表聚集一堂,举行宁国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总结工商联十一大以来的经验,选举新的领导机构,完成新老交替,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现在,我代表宁国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一、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五年来,我市深入贯彻执行十六大以来的各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非公36条”,制定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实施了全民创业行动,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截止今年九月份,我市个体工商户登记达12,546户,私营企业达1530家,分别比2002年增长45%和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 15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44家和9家。非公企业创造了79%的国内生产总值、81%工业增加值、90%社会销售总额、71%税收和100%出口总值;非公企业提供了九成以上的社会就业、专利发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近20家企业跻身全省民营百强,5家企业进入全国规模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业主占全市总人口的3.72%,创业比率高出全省1.94个百分点。
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涌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会员中有7人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省劳动模范和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有119 人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市委、政府表彰的“发展功勋”和“致富带头人”中非公人士占九成;“十佳”共青妇中非公人士占六成,党政、政法机关聘请的各类监督员中非公人士占三成。
致富思源。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靠得是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靠得是社会各界的共识,靠得是全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艰苦创业!
二、工商联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面貌
我会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担当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当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充分发挥工商联特有的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的优势,认真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开创了工商联工作的新局面。五年来,我会先后10次受到省联、宣城市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表彰,《中华工商时报》称赞“安徽工商联凸显宁国模式”。
(一)积极参政议政,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环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贯彻国务院“非公36条”,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政治协商和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的环境。2005年省政协工商联参政议政会议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了我市工商联参政议政的成功经验。
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五年来,会员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建议案和提案297件,工商联集体提案16件,连续三年获市政协优秀提案奖。市委、政府高度支持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重视提案的办理,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市联提交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集中反映会员的呼声,市委、政府通过全委会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深受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欢迎和拥护。
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五年来,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组织了12个专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发布了《宁国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研究制定了《宁国市“十一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为市委、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受到高度关注,我会被推选为省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两次应邀在省政协经济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两份研究报告被《安徽省情》采用,连续两年荣获省工商联“调研、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推荐10几名非公人士担任各级各部门行风、政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配合市纪委,监察局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和环境监测点,每年组织百名以上民营企业家参加我市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评议活动,促进党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二)加强宣传教育,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富民强市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学习,引导会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会议、培训、竞赛、网站、简报和软盘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带领会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市委、政府重大决策;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评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年”和“全民创业”等活动,引导广大会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投身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大工程” 建设。
加强宣传,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注重正面宣传,典型引路,外树宁国形象,内树企业信心。组织推优评先活动,先后有11家企业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民营企业累计获得省级授牌77项,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证书21项,打响了我市的民营品牌。通过新闻媒体、商会网站和简报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人士的先进事迹,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加强非公党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工商联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成立了党支部,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赴温州市党校学习,配合地方党委加强非公有制党建和工青妇工作。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有党组织75个,党员1462人。我会连续4年举办民营企业篮球赛、职工运动会,组织会员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扶持企业创办网站和报刊,有力地提升企业文化品味。
加强协调配合,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参与政府、工会与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签订用工1700多人。配合相关单位开展“3、15”、税收宣传月和“诚信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推动“平安宁国”、“信用宁国”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加强组织发动,积极开展“光彩事业”活动。高举光彩事业的伟大旗帜,先后组织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春节期间送温暖、关怀贫困大学生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活动,在市联的带动下,广大民营企业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已慰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参与光彩事业活动的民营企业家100多人,捐赠总额达1700多万元。
(三)转变服务观念,强化商会服务职能
坚持把服务会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结合开展“机关服务效率年”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商会经济服务职能,使工商联的工作从台后走向台前,从务虚转向务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做好政治服务。建立了工商联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电子数据库,印发了通讯录和会员证,为保障会员的政治权益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好信息服务。创办《宁国商会》信息简报和网站,印发简报51期,网站发表文章5000 多篇,利用工商联每月走访百户会员的联系机制,及时为会员提供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深受广大会员的欢迎和各地商会的好评,有80多篇文章被报刊、杂志和网站采用。
做好协调服务。成立工作部门、咨询委员会和专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会员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工作。聘请15位行政执法、政法和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常、执委,加强政企、银企的沟通和联系,综合合协调解决会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做好培训服务。利用网站、简报、光盘和培训班等形式对会员进行市场经济、法律、科技知识的辅导,集中培训8场次,参训人员达1200人次,发放软、光盘近200份,累计向执委赠送《工商导报》300多份,帮助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做好维权服务。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为平台,以企业环境监测点为抓手,运用工商联系统上下联动机制,运用市领导联系工商联的联系机制,维护会员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共接待和受理来信来访逾百次,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方方面面,没有出现进一步上访的情况。
关爱工商业者。每年春节,市联领导深入企业、基层和敬老院走访慰问困难会员和老工商业者,认真落实党和政府对原工商界人士有关政策。每逢佳节,市联以送鲜花、发慰问信和短信以及拜访等形式向会员传递关爱之情,使企业充分感受有“娘家人”的温暖。
(四)发挥民间优势,促进东向发展
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的优势,加强经济联络,开展“以民引外”和“以商引商”活动,为东向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对外经济联络,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五年来,先后组织210多名会员赴国外、港澳台和国内20多个省、市、县考察学习,缔结10个友好商会协议;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经济洽淡会和商品博览会,促成了多项经济合作项目;热情接待海内外工商社团30多批、200多人次,积极宣传和推介宁国。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以民引外”“以商引商”活动。五年来,会员企业通过“以民引外”,累计投资额超过10亿元。以浙江投资者商会为龙头的外籍会员通过“以商引商”,累计引进资金近20亿元。市联机关共引进6个项目,实际引进资金4000多万元,获得市政府的嘉奖。通过以节会友,促进经贸合作,组织150名企业参加“浙商论坛”和浙商大会,为我市取得“2006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商会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组织建设。在系统率先将总商会注册,落实民间性和经济性。成立党支部、工作部门、专门委员会和服务机构,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商会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分会和浙江商会换届,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合理调整布局,将基层工商联改造为乡镇商会。换届后的基层商会和浙江商会,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扶贫工作中作出了新的贡献,深得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加强对行业协会的联系和指导,争取到市政府对我会的行业商(协)会管理授权,为发展行业商会奠定了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肃公务纪律,改进机关作风,规范商会运作,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工商联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不驻会常委协助分工制和不驻会副会长轮值会长制,促进了商会干部与会员之间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精简会议,简化常委会简单事项的议事规则,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强队伍建设。以服务吸引人,以活动感召人,以骨干带动人,会员队伍迅速壮大。通过届中发展和换届推荐,目前,我会会员总数达1100多名,比上届增加300多名;发展团体会员8个,基层商会和异地商会6个,其中2个跨乡镇区划;执委总数达124名,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07名,占86%,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有25人担任副会长和常委,其中规模企业代表占88%。队伍空前壮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骨干作用显著,凝聚力大大增强。
此外,改善了办公条件,完成了《工商联志》第二卷的编写工作,初步完成宁国商会志《传承百年商会大业》编撰工作,常委会作出了筹备商会百年大庆和筹建商会会馆的重要决定,市委表示积极支持。
各位代表: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为工商联工作指明了方向;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为我们的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得益于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持。对此,我代表宁国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向各级领导和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工商联换届过程中,按照市委部署,扩大了遴选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副会长和常执委。部分领导因年龄和工作调动等原因从工商联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一大批新人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即将走上了工商联的领导岗位,本次代表大会将胜利完成工商联组织的新老交替。我们为工商联事业后继有人而由衷高兴!对此,我代表宁国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向退下来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即将走向工商联领导岗位的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过去5年,本届工商联完成了转型期的各项基础性工作,面貌大为改善。但同发达地区的商会相比,工作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部分职能和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服务工具和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商会工作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建议新一届领导班子采取切实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未来五年,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市委、政府作出了“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战略号召,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人民团体,新一届工商联应当积极响应市委、政府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后五年工商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一个目标、三大战役、四大战略”,积极履行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各项职能,努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实现“十一五”规划、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新一届工商联要加强自身建设,着力通过 “三个突破”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以工商联会馆建设和举办宁国商会百年大庆为突破口,加强会员联谊与交流,树立“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二是以组建行业商会为突破口,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树立“经济行业总会”的良好形象。三是以加入长三角商会平台为突破口,加强对外经济联络,树立“民间经济外交”的良好形象。
为此,我代表宁国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对今后工商联的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准确定位,服务大局
工商联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只有在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中定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尽职,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价值。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市联要为“一个目标、三大战役、四大战略”服务,即努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战役”,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兴市“四大战略”多作贡献。
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上有所作为。通过政策、科技和信息服务、以民引外和以商引商、推优推先和典型引路等方式,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
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开展“百企连百村”活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将自身的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互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有所作为。开展城市和旅游规划宣传,加强信息发布,引导非公资本进入城市建设、旅游与公共事业领域。
二、准确定性,坚持“三性”
始终坚持工商联的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是保持工商联事业永恒的发展方向。工商联的统战性,主要体现在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工商界人士组成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的人民团体,是政协的重要组成单位,是重要的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政治职能,这是工商联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是工商联的政治优势所在。工商联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工商联是具有商会功能的人民团体,会员大多为工商界经济人士,能够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工商联的民间性,主要体现在工商联同时是民间商会,是工商界的社会组织,通过协调服务、组织沟通、信息咨询等市场经济的形式和渠道,可以起到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商联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如果丢掉了统战性,工商联就等同于一般群众团体,其政治优势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丢掉经济性和民间性,工商联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因此,必须切实坚持统战性,不断增强经济性,充分体现民间性,将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各项工作中,使工商联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准确定路,有所作为
按照国务院“非公36条”和《章程》规定,结合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的实际,未来五年,第十二届工商联在全面履行职能的基础上,着力以“三个突破”,实现“三大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提升会员素质为重点,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不断提高会员的整体素质。坚持学习制度,引导会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精神。组织民营百强排序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全民创业”。开展光彩事业活动,成立光彩事业促进会,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开展法制、诚信和文明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宁国。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配合市纪委开展“廉政文化进民企”活动。配合统战部开展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动态,做好贴心人。
(二)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重点,加大调查和研究的力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水平。深入贯彻国务院“非公36条”,配合政府做好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定工作。重视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提高每年在人大和政协会议上议案、提案的质量。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和环境监测点的作用,推进工商联参与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监督和评议工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重视民营经济研究工作,坚持每年发布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制定民营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完成民营经济研究课题。今后,要更加重视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率,使之成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以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大履行商会职能的力度
进一步完善代表人士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起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今年,要结合人大、政协换届,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进一步发挥咨询委员会和各服务机构的作用,在协调政企、银企关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多做扎实工作。进一步做好维权服务,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办好商会网站和简报,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向会员提供政策和经济信息。进一步做好会员各项知识培训服务,提高企业和管理者的素质。开展企业家体检活动,做好企业家的健康管理。
(四)以促进东向发展为重点,加大对外经济联络的力度
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以民引外”和“以商引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争取加入长三角商会平台为突破口,加强和扩大海外工商社团的联系与交往,树立“民间经济外交”的良好形象,促进东向发展。加强对外经济联络工作,积极组织会员举办和参加对外展销会、交易会,组织会员到国内外学习考察,帮助会员企业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
(五)以提高工作水平为重点,加大自身建设的力度
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贯彻《公务员法》,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机关干部的理论、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信息工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发挥会员投资的主体作用,以商会会馆建设和举办宁国商会百年大庆为突破口,做好商会志的编印和发行工作,加强会员联谊与交流,树立“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力争创造条件开办会办企业和事业。二是会员队伍建设。按照章程积极开展活动,提高活动效果,不断增强商会影响力,吸引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入工商联。在发展队伍的基础上,注重优化会员队伍结构,尤其要优化副会长、常委和执委队伍结构,建立不履职会员正常的退出机制。
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商会的组织建设,紧紧依靠基层党委和政府,巩固和发展乡镇(办事处)和社区商会,实现工商联工作向基层的全面延伸。落实工商联管理行业经济组织的主管地位,以推动行业商会的组建工作为突破口,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力求培养一个,成熟一个,树立“经济行业总会”的良好形象。
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联系制度、轮值会长制和行业组长制,探索副会长、常执委的考核机制,增强商会活力。未来五年,每位副会长、常委都必须领衔主办和参与轮值会长活动,每一位执委都要求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提高会长会、常委会、执委会等办公会议的议事水平,简化简单事项的议事规则,抓大事、议大事、议成事。进一步发挥好专门工作委员会和各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研究,不断把工作中的有效措施转化为经常之举,把成功的经验上升为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工商联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机制。
各位代表、同志们:
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奋力重返百强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工商联履行更多职能、承担更大责任、工作领域更加拓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奋斗,开拓创新,推进工商联事业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