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

来源: 最后更新:2006-04-13 10:26:53 作者: 浏览:1889次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纲要。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我省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深入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迈上了新台阶,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7%,2005年达到1100亿元,是2000年的3.3倍。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2001—200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累计开发新产品近万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5%,涌现出一批坚持自主创新的骨干企业。农业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共有2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649万公顷,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成效显著,有487个新药获得国家批准,在瓦斯综合治理、环境保护、科技强警等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十五”期间,我省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共有2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826项获省级奖励,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较“九五”增加70%和54%。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合肥成为除北京以外全国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地区,建立了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项目支持和基地建设,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颁布了《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科技法规和政策,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工作基本完成,合肥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省政府分别与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二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有待强化;三是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四是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有待加强。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互相渗透,引发新的科技革命;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为后发地区提供了赶超和跨越的机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省面临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区域竞争看,我省具有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也面临着发达地区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激烈争夺和挤压;安徽只有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与长三角联动双赢发展。这是我省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从我省省情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呈现出“一高三低”,即传统工业和资源型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服务业比重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是我省必须突破的瓶颈制约。

安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省份,要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推力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走创新型崛起之路。这是我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综合省力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社会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对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全省上下自主创新、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已具备了走创新型崛起之路的基础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就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跨越。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坚持市场导向、适度超前、开放联合、双轮驱动和重点突破,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走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

建设创新型安徽,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推力量。把自主创新作为重大战略,贯穿到各项工作和措施当中。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安徽,关键要把握以下要点: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主要标准,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紧密结合。

坚持适度超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把握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方向,以适度超前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为重点,加强适用技术普及推广和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坚持开放联合。广泛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主动融入长三角,走以我为主、开放联合的创新之路。

坚持双轮驱动。加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协调互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和寓军于民的体制机制,激发和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

坚持重点突破。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突出“861”行动计划,提升重点行业和产业的竞争力;突出合肥、沿江和沿淮城市群,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突出优势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以人为本,鼓励全民创业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合肥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末下降20%;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初步建立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建设创新型安徽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20年,全省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合肥率先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关键技术自给率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科技综合实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第三节 总体部署 

一是加强共性技术攻关,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实施优势产业提升、高新技术跨越、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4项科技行动,确定14个重点领域、下设40个优先主题,实施11个重大专项,力争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区域创新示范、技术创新引导、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4项科技工程,抓好一批市、县和乡(镇)创新试点,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夯实科技发展的基础。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依法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等政策措施,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动力。

第三章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确定若干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加强共性技术攻关。重点领域是指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基础较好、有望取得突破的技术群。重大专项是指在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筛选出的重大产品、工程和共性关键技术。

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的确定原则:一是要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突破瓶颈制约。二是依托现有基础,加强联手互动,实现资源集成。     三是坚持优势优先,突出我省优势产业、优势资源和优势学科。

第一节  实施优势产业提升科技行动 

任务: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汽车等优势产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推进信息化。本行动共确定5个重点领域、下设13个优先主题,实施4个重大专项。

目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锻造优势产业体系。到2010年,重点企业和主导产品的技术装备达到本世纪初国际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一、重点领域 

(一)汽车工业 

发展思路:抓住国家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政策机遇,推动骨干企业和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以节能环保、整车和汽车电子技术开发为重点,提高产品正向开发能力和试验验证能力,增强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产业,提高产业配套率。本领域下设3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1:汽车整车产品开发 

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技术,整车性能试验验证与仿真技术,动力总成系统开发和匹配,底盘系统开发和优化匹配,整车噪声振动系统设计技术等。

优先主题2: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

高性能发动机、新型自动变速箱、乘用车悬架、增压器、可变正时相位、缸套等关键零部件。发动机管理系统、电子稳定程序、数字化汽车仪表、车载电子产品、总线控制技术等。

优先主题3: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设计及集成,动力系统开发和匹配,专用关键零部件开发和整车产业化技术。

(二)装备制造和家电业 

发展思路:提高产品设计、集成和制造能力,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巩固扩大叉车、挖掘机、液压机等工程机械的优势,发展仓储搬运机械、环保机械、通用机械、水泥生产设备等,推动家电产品升级换代。本领域下设4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4: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及仿真技术、产品建模和优化设计技术,支持三维系统和复杂产品模型的产品数据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应用,重大机械装备协同开发技术。

优先主题5:绿色制造

重点研究可拆解、可回收的绿色设计技术、近净成型技术、干式加工技术和工艺模拟技术等。

优先主题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关键技术,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型和加工,可靠性技术和质量检测与控制。

优先主题7:智能信息家电

推广应用变频、模糊控制、虚拟制造等技术,加快嵌入式技术与短程通信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推动家电产品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三)材料工业 

发展思路: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性能金属材料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和非金属矿深加工基地。本领域  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8:新型特种建材

特种、高性能水泥,特种功能玻璃,新型轻质高强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室内装饰材料,化学建材和防水材料等。

优先主题9:非金属矿深加工

深度开发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沙、凹凸棒、高岭土和钾长石等非金属矿资源,研究超细、提纯、改性、复合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拓宽在建材、环保、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四)化学工业 

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快化肥行业原料本地化技术研究。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开发下游系列石化产品。发展橡塑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本领域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10:高灰熔点煤气化及多联产技术

高灰熔点煤气化配煤/助熔工业试验、过程模拟、优化,直接气化工业装置设计、运行软件开发,对煤种类普遍适用的间接液化,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和下游产品开发技术。

优先主题11:精细化工产品开发

化学药物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及剂型加工,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及产品制备,特种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印染助剂等专用化学品。

(五)能源工业 

发展思路:坚持节能优先,以煤为主,推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推广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照明节能和生活节能等技术与产品,加强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转化,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本领域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12:节能技术与产品

针对高耗能的行业和企业,推广应用电机变频调速、节能锅炉、节能建筑和能量梯级综合利用等共性技术,开发绿色照明和节能家电产品。

优先主题13: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应用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和聚焦跟踪,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塑料等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秸秆大规模高效转化技术及装备。

二、重大专项 

(一)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专项 

研究燃油高效化、整车轻量化和控制电子化等关键技术,开发节能环保轿车、商务车、客车、重卡、轻卡等产品,提升整车企业产品正向开发能力,健全完善产品设计流程、设计规范、试验验证方法和技术平台,培育2—3个有核心竞争力的整车企业,带动发动机、变速箱、活塞环等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关键零部件的省内配套率提高到50%以上。

(二)高性能金属材料专项 

开发高档汽车和家电用薄板、高档建筑用钢、高速车轮轮箍等新产品,研究热轧大型无缝钢管生产新工艺,满足新一代钢铁材料超细晶、高洁净度和高均匀性等要求。优化高性能特种铜基线材、型材生产工艺,研究开发高精度铜基带材大铸锭、全连续铸造、热轧水淬、再生铅冶炼、硫化铅精矿富氧熔炼—还原熔炼等新工艺,加强湿法冶金和生物冶金技术研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三)煤炭高效安全清洁生产和煤化工专项 

研究开发“两淮”地区深厚冲击层千米深井特殊施工技术,研究开发大型矿井煤炭高效开采和洗选加工技术及装备,加强煤层气开发、清洁煤和煤矸石发电技术研究。研究高灰熔点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和多联产技术、煤焦化深加工技术,开发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品,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加强瓦斯综合治理,实现瓦斯百分之百利用和连续稳定生产。加强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和煤矿废水、废渣综合利用研究,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

(四)制造业信息化专项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选择汽车、工程机械、家电等重点行业、5个左右骨干企业、10个左右主导产品,开展计算机辅助工程、制造执行系统、协同设计和协同商务等高端技术的应用示范,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选择3—4个区域性中小企业集群,开展实用型信息化技术应用;支持4—5家社会化咨询服务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服务,辐射带动100家中小企业。

第二节 实施高新技术跨越科技行动 

任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我省优势特色领域,寻求突破和跨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行动共确定4个重点领域、下设8个优先主题,实施3个重大专项。

目标:到2010年,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一、重点领域 

(一)电子信息 

发展思路: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巩固在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带动性强的整机产品,在中文语音、平板显示等方面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本领域下设3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14:软件和集成电路

面向交通、通信、电力、教育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中文语音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相关设备与产品。

优先主题15:新型显示器件和片式元器件

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薄膜,真空显示器件等。中高档片式元器件,智能化敏感元器件,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器件表面安装技术。

优先主题16:自动化装置与系统

开发流程工业大型复杂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数控装备及控制单元等。

(二)生物技术 

发展思路:将生物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适当超前部署。加快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本领域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17:酶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

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和规模化生产,细胞杂交瘤技术、克隆技术,染色体工程、干细胞工程及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

优先主题18: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关键基因功能识别、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

(三)新材料 

发展思路:向材料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特种纤维材料等。本领域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19: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技术,加快纳米材料在纺织、塑料、化工、医学、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

优先主题20:新型功能材料

光通讯、半导体发光等信息功能材料,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电容器等能源相关的新材料,功能膜和高性能工程塑料等。

(四)现代服务业 

发展思路: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电子传媒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集成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本领域下设1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21:服务业信息化

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网络软件平台、系统集成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开发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动漫、数字媒体内容处理等技术。推进教育、医疗和旅游信息化以及电子口岸建设等。

二、重大专项 

(一)电子信息材料专项 

发挥我省电子信息材料的技术、产业和资源优势,发展高性能铜基电子电器材料和具有电、磁、光等特殊功能的电子元器件专用材料,重点开发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器件,加快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液晶等平板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开发新一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及材料、单晶铜材料及制品、高端薄膜电容器、电容器用腐蚀化成铝箔、高档磁性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等。培育一批单项产品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

(二)计算机软件专项 

以合肥软件园和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开发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文本处理、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打造国内外著名的语音软件产业基地。发展面向交通、通信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发展面向智能设备、数字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终端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及控制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系统集成及信息服务软件,鼓励软件出口及软件外包。支持软件企业能力建设,加强软件工程化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软件技术服务和评测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规模竞争力的软件企业。

(三)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专项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对现有的信息网络、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计量基标准体系、中介服务等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建设集科技文献与数据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项目资本对接、国际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科技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以增量带动存量,起到能力放大和效益倍增的作用。

第三节 实施现代农业科技行动 

任务: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行动共确定1个重点领域、下设6个优先主题,实施2个重大专项。

目标:到2010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达到1∶1.3。

一、重点领域 

农业 

发展思路: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加强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本领域下设6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22: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安全优质高效饲料、高效安全兽药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动物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检测、快速诊断和扑灭技术。

优先主题23:耕地保护和植物营养综合技术

中、低产田改良、有机肥施用等基础地力提升技术,耕地质量评估、检测和预警技术,养分互作与平衡对农田生产力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与调控,植物营养与产量、品质形成过程及机理研究,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优先主题24:多功能、高效农用装备与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

多功能农用生产与加工机械,工厂化种养棚室工程设施及配套装备,农用新材料,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安全高效的农药、兽(渔)药和专用型优质安全饲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

优先主题25: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产量等基础数据采集和标准化研究,推广应用智能农业专家系统、农产品供求信息智能分析系统,发展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

优先主题26:生态型林产经济

优质、速生、抗病虫林木新品种选育,贫瘠、干旱地区生态造林技术,林化产品开发和应用。森林病虫害、外来生物入侵、森林火灾的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重点退化、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森林生态网络构建技术。

优先主题27:现代奶业

优质奶牛胚胎产业化快繁技术,奶牛专用饲料和规模化饲养技术,奶制品深加工技术与装备。

二、重大专项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 

依托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重点研究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等生物质能源与生物新材料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强大宗粮油产品、优势特色果蔬、农林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畜禽、水产品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农产品物流配送、贮运及保鲜等领域的研究。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到2010年,农产品粗加工率提高到50%以上,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比例上升到35%左右。

(二)良种优质化专项 

重点研究功能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杂交优势利用、动物克隆和胚胎工程、规模化育种等技术。培育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新品种(组合)20—30个,西甜瓜等特色果蔬、林、园艺、草、花卉新品种10—20个,培育和改良优质畜、禽、水产新品种3—6个,培育出口和加工专用油菜、棉花、甘薯等新品种3—5个。到2010年,目前的农作物主推品种全面更新一次,主要农作物品种产量增产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品种覆盖率达55%,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第四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 

任务:围绕“生态安徽”、“平安安徽”建设,攻克一批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行动共确定 4个重点领域、下设13个优先主题,实施2个重大专项。

目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相关的产品和产业,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一、重点领域 

(一)资源 

发展思路:坚持节约优先,加强优势资源集约开发和深加工,开展紧缺资源替代研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本领域下设3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28:节水和水资源优化调度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和节水型生产工艺研究,节水农业研究与示范,长江、淮河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和洪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

优先主题29: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以铁、铜、金等资源为重点,开发低品位、深埋藏、共伴生矿的高效开采和选冶的新工艺、新药剂及新装备,重点突破难选冶铁矿、复杂共生矿的选矿工艺和设备、无毒选矿药剂、原生硫化矿物的生物冶金技术。

优先主题30:深部隐伏矿床找矿技术

研究复杂地形、构造条件下的宽频带、大深度、高精度、抗干扰电磁测量技术和反演方法,开展反射地震在寻找深部层控矿床方面的实验研究,建立适用于金属矿深部勘探的地震勘探技术,开发三维地质体可视化软件。

(二)环境 

发展思路: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模式,从污染的末端治理向减少污染物排放转变,加强巢湖、淮河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发展环保产品和产业。本领域下设2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31:废弃物综合利用

工业废弃物、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废旧橡胶塑料、废旧金属、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拆解、再生等综合利用。

优先主题32: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低成本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的填埋、焚烧,冶金、电力行业脱硫等技术与装备。环境光学技术与产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等。

(三)公共安全 

发展思路:重点提高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技术,发展相关技术与产品。本领域下设5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33:(略)

优先主题34: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研究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及灾后救助技术。

优先主题35: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研究矿井瓦斯综合治理、防爆、防火、防毒等技术,核泄漏、危险化学品泄漏、群体性中毒等紧急救援技术,重大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等。

优先主题36:智能交通

开展“中国百万人口地区交通系统”国际合作研究,开发面向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和公路交通的管理软件与装备,跨部门交通信息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和培训技术与产品。

优先主题37:科技强警关键技术

开发跨警种的电子警务及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公安指挥中心情报信息研判系统、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研究刑事侦察、禁毒反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

(四)人口与健康 

发展思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坚持预防为主、重心前移,加强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研制重大新药、医疗器械、医用材料、保健食品,发展健康产业。本领域下设3个优先主题:

优先主题38:重大疾病的防治和控制

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预警、诊断、干预和治疗技术,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预警、监测、诊断和治疗技术,血吸虫等地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技术规范研究。

优先主题39: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诊断

安全、可逆避孕节育新药物和器械,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诊断技术,遗传疾病治疗技术。

优先主题40:先进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保健食品

开发数字化医疗设备、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设备,病损组织、器官的治疗、修复或替换的生物医用材料,加强药食同源和功能保健食品研究。

二、重大专项 

(一)巢湖、淮河水污染综合治理专项 

结合重大工程的实施,加强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巢湖水源地安全保障与工程示范、南淝河口污染治理和河口自然湿地修复,研究工业污染进入湖泊河流的治理与生态修复、城市黑臭河流综合治理和湖泊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净化等技术,为巢湖富营养化治理与湖泊集中式水源地安全供水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淮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造纸、化工、制革等工业污水治理,沿淮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淮河重点河段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和“两淮”矿区塌陷区水环境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二)新药创制专项 

针对老年性疾病、心血管病、艾滋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和血吸虫等地方病,开发新型化学药物和药用敷料,研究药物高效合成与分离制备和靶向、透皮、控释等新型给药系统。加强现代中药提取、分离、纯化、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利用我省道地药材及古方、新安医学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中药新品种、新剂型。开发人源(化)单抗与蛋白/多肽药物,重大疾病生物检验检测试剂和生物疫苗,建立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到2010年,完成15—20个新药开发,5—10个新药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医药企业。

第四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建设特色鲜明的知识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和整合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节 实施区域创新示范工程 

任务: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加快沿江和沿淮城市群的技术创新,开展县、乡(镇)和特色园区科技创新试点,以点带面,梯次推进。

目标: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科技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支撑。

一、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充分发挥合肥的科技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灵魂,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的,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到2010年,培育150家左右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名牌产品。二是改造提升汽车、工程机械、家电、化工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高标准建设创新示范区。三是建立一批公共创新平台,支持在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建设,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四是加快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筑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到2010年,合肥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0%左右,成为全国最具科技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到2020年,率先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成为国际重要、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知识创新中心和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

二、加快沿江和沿淮城市群的技术创新 

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沿江地区重点发展汽车、高性能金属材料、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建材等先进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率先与长三角进行对接。蚌埠、淮南、淮北等沿淮地区重点依托煤炭、农副产品等优势资源,加强能源、煤化工、生物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全省其他城市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产业分工、联合攻关等方面加强协作、资源共享。

三、开展县、乡(镇)科技创新试点 

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在全省选择20个县、100个乡(镇)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试点,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块状经济。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专家大院、“星火学校”和科技特派员等作用,加强先进成熟技术的示范推广。在水稻、小麦等主产区开展粮食丰产优质技术攻关、集成与示范。整合现有安徽农网、科技信息网、农业科技“110”等资源,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高新区 “二次创业”。“十一五”期间适当增加省级高新区的数量,支持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对现有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规划、适度扩容、完善服务、优化布局,建立和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研发体系、投融资体系、产业配套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争取到2010年,全省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2—3家特色产业基地营业总收入超100亿元。

第二节 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任务: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目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到2010年,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一、实施骨干企业攀登计划 

发挥大中型企业在行业技术进步中的骨干作用,选择20家左右大型骨干企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进入“国家队”为目标,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研究开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争取承担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标准。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

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 

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在工商注册、职称评定和技术入股等方面,实行“低门槛”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将知识转化为财富。二是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争取在合肥高新区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三是支持有条件的市建设一批针对特定领域和特定对象的专业孵化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聚集的平台、中小企业的生长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的窗口。到2010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2000家。四是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重点扶持1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单项产品的规模和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三、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转移计划 

发挥中央驻皖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通过企业技术难题招标、科技计划引导、共建研发机构和资本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探索建立稳定、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转制科研机构在产学研结合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点支持10家科研机构成为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开发基地,加快产业化步伐,到2010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四、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中心、技术经纪、科技会展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规范交易行为,建立信用制度,保护合法权益。重点扶持20家左右中介服务机构,改善基础设施,转变运行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形成组织网络化、管理企业化和服务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第三节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任务: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参与国家、体现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知识创新平台、工程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目标: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和支撑服务体系。

一、提升知识创新平台 

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和知识创新平台,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和优势学科,继续做好省政府与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建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工作,支持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培育若干国内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特色鲜明的知识创新体系。对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进行提升,进一步凝炼方向,突出特色。“十一五”期间新建30个左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资源,组建国内一流、跨部门、多学科的合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战略能源、量子调控和量子信息、地球圈层与环境的时空演变、功能细胞与系统生物学等领域开展系统性和综合性基础研究。

二、加强工程技术平台 

针对我省科技资源基础研究较强、应用开发能力较弱的特点,加强工程技术平台建设,承接基础研究和军工研究中衍生的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系列化和配套化水平。到2010年,争取新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0家左右,国家级中心4—6家;鼓励产学研结合、共同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开发平台,争取新建20家左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国家级中心。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院所、高校和大企业,争取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竞争前技术、前沿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研究。

三、集成整合公共服务平台 

对现有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整合,以增量带动存量,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一是建立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网站,形成统一的科技平台应用服务系统。二是建立科技文献与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安徽镜像站点。三是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网络计算应用系统和网络协同研究环境。四是建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保存种质资源和岩矿标本资源,建设实验动物繁育基地和研究基地。

四、强化创新平台的开放和管理 

强化组织协调,将平台建设与计划项目、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宣传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制定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健全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和共享监管机制,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运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积极参与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与其联通和对接,逐步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和种类。

第四节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培养杰出科技人才和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带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目标: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人员达到3.5万人年。

一、实施“22532”人才计划 

通过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等措施,培养20名左右具有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领导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首席科学家,争取我省地方申报的两院院士实现“零的突破”。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学科,结合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载体的建设,培养200个左右创新团队(100个产业创新团队和100个前沿技术创新团队)。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和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培养50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采用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灵活、柔性的方式,吸引3000名左右国内外科技人才到我省创新创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2万名新技师。

二、完善科技人才使用和激励制度 

努力营造平等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宽松环境,鼓励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人才互动和交叉兼职,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系统选派优秀人才赴国外学习、深造,在重大科研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对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全民创业创新的热情。

三、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完善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建成城市、城镇社区和乡(镇)三级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培育一批科普文化产业集团和科普传媒,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讲座、科技下乡、青少年发明创造、劳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在全社会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安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五章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和改善公共服务上来,通过法律、政策、舆论和规划等多种手段,引导全社会的科技活动。

第一节 依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加强地方科技立法工作。重点研究制定和修订有关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等地方法规。各级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反科技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加以制止和纠正,将科技进步与创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节 实施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发、申请专利技术,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力度。建立专利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建立重大经济活动专利特别审查、专利预警、维权援助等机制。

加强对国际及我省主要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检疫的研究,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我省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建立技术标准的支撑体系和技术标准申请补贴机制。加大贯标工作的力度,逐步提高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

第三节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展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工作,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步将考核重点由资产保值增值向企业长期竞争力和资产长期收益能力转移。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引导转制后的开发类科研机构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实力,研究转制过渡期结束后的相关扶持政策。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指导,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产学研合作。继续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中介机构独立评估等制度,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技人员、科研机构、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项目承担单位、评审专家和中介机构科技信用记录。

深化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寓军于民的协调机制。发挥军工科研单位的技术溢出作用,加快发展军民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实施“科技兴贸”计划,鼓励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吸引跨国公司和省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我省建立研发机构,引进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加强与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第四节 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调整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社会公益性研究、公共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的投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和追踪问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激励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财税政策。重点是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扶持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二是金融政策。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三是政府采购政策。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建立财政性资金首购和订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等。四是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对重大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重点扶持。五是人才政策。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完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等。六是制定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相关配套政策,开展各类政策试点。

第五节 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负总责,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不断提高各级领导驾驭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能力。改善科技宏观管理,切实发挥各级科技领导小组的作用,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部际协调小组、省部会商、省院会商、省局会商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科技工作的新格局。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强化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不断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在省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各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根据本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编制相应的科技发展规划,并在年度计划和工作中加以落实。科技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督查,在进行阶段性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修改和完善。

  

  
信息来源:省科技厅网站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