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PPI下行 金融风险加大

来源: 最后更新:2006-03-28 10:00:22 作者: 浏览:1709次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PPI及金融风险的影响明显

  投资增速持续高速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供过于求

  2003--2005年连续3年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在27%以上,其中部分行业投资连续高速增长(见表1),由此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陆续释放,生产资料的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生产资料供求关系总体上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部分行业产品出现了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的有关调查,目前我国的钢铁、电解铝、焦炭、汽车、铁合金、电石、电池、铜冶炼、铜加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见表2),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聚酯等行业也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带动PPI回落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降。2005年二季度开始钢材价格持续回落,最大跌幅达每吨1000元左右,2005年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比年初下降31.03点,其中建筑用钢材价格比2005年最高位下降22%,板材价格比2005年最高位下降38.6%,而且相当部分钢材产品价格已跌破成本。部分铁合金产品价格下降了20%--30%。煤炭不同品种价格下跌了10%--20%。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国产汽车价格除2005年5月份小幅上升外,其余月份均呈下降态势,至2005年12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年初下降了2.56%,累计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14%。国内焦炭价格下降到每吨950元,出口平均价格下降到每吨130美元,降幅均达50%,价格最高跌幅为每吨300美元左右。这些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下降,是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加速回落的重要原因(见表3)。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工业企业效益,金融风险加大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工业企业亏损增加,部分行业效益大幅下滑。2005年1至11月份,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844.3亿元,同比增长58.5%,高于上年同期49.4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企业中亏损企业累计亏损88亿元,同比增长158.2%;水泥行业中亏损企业累计亏损45.3亿元,同比增长93.4%;汽车整车行业亏损达到38.1%,86家独立电解铝企业亏损达65.1%。

  在产能过剩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部分行业利润开始大幅下降,钢铁行业2000年以来的利润增长势头发生逆转,2005年8月份利润出现近6年来首次负增长,此后利润同比继续下降,前11个月份累计利润同比仅增长3.9%,增幅比上年回落62.4个百分点。2005年1至11月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60.3亿元,同比下降50.6%;电解铝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1%;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也在35%以上。此外,石油加工、化纤制造、建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利润均为负增长。同时,部分产能明显过剩的行业开工不足,造成资源大量闲置浪费。钢铁行业的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铁合金、电石行业企业开工率已降至50%以下。

  从中长期看,产能过剩的继续释放将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诱发金融风险。在我国目前的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依然占据主导性地位,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曾经是盈利前景看好的行业,吸引了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从维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压缩过剩产能是我国宏观调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而压缩过剩产能就有可能产生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

  短期内产能过剩会带来PPI一定的下行压力

  短期内工业品仍然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压力

  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过剩,即在低消费水平情况下的产能过剩。同时,产能过剩也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也有些行业仍然短缺。即使在过剩行业内部,也存在结构问题,如钢铁行业中高质量的钢材产品仍然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

  从供给方面看,新的过剩产能(含在建拟建产能)将继续释放,但旧的产能也会陆续被淘汰。随着时间的推移,2003年以来大规模投资形成的能源、运输、基础原材料和其他产品的供给能力正在陆续投入使用,部分行业的过剩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释放。但另一方面,国家将加强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力度,压缩过剩产能。2005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资源和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项目列入"淘汰类"目录。国家发改委也表示要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一方面限制新增能力盲目扩张,更重要的是淘汰现有落后产能。以钢铁为例,钢铁现有产能中,列入淘汰目录的300立方米及以下小高炉产能约1亿吨,30吨以下的小电炉、小转炉产能约8000万吨。落后产能的淘汰将有效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也会缓解PPI下行的压力。

  从需求方面看,对工业品的需求总体上将保持较快增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将稳定增长。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规模仍然较大,新上项目仍然较多,投资增长的惯性和动力比较强。房地产投资增速总体虽呈回落态势,但在较高的投资水平和出口增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很有可能依然是启动内需、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手段。二是出口需求增长较快。世界经济形势向好有利于我国出口稳定快速增长,而2005年实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口退税分摊政策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但人民币升值的滞后影响和贸易摩擦等因素会影响出口贸易顺差的扩大。三是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积极扩大内需做了明确规定。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居民收入水平将实现较快增长,消费支出逐步扩大,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将增加。

  综合供求来看,短期内工业品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的压力,但中长期内工业品供求会趋于合理。

  过剩产能的继续释放将带来一定的PPI下行压力

  未来一、两年内,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下降压力,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行压力增大。预计2006年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焦炭等过剩行业产品价格将在2005年基础上继续走低,将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约在1.5个百分点。2006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将保持稳中趋降的走势,全年同比涨幅约在3.0%左右。

  2003-2005年PPI走势特征

  PPI总体上呈现冲高回落走势

  2002年12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开始攀升,2003年3月至6月受"非典"影响PPI涨幅经历了短暂的回落,2003年11月PPI继续攀升,2004年10月同比上涨8.4%,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2004年涨幅达到6.1%,比2003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05年1至8月PPI月同比涨幅维持在5.2%-5.9%,回落幅度不大,9月份开始加速回落,月均回落幅度超过0.5个百分点,12月PPI同比涨幅回落至3.2%。2005年全年PPI累计上涨4.9%,涨幅比2004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见图1)。

  生产资料价格是决定PPI走势的主要力量

  从构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两大类价格来看,2003-2005年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远高于生活资料价格,二者的月同比涨幅差距最高时达到9.8个百分点(2004年11月)。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在PPI中的权重为73%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估算得到,有一定的误差),远大于生活资料价格在PPI中的权重(27%左右)。因而,生产资料价格是决定PPI走势的主要力量,生产资料价格对PPI的拉动作用远大于生活资料价格。生活资料价格在2003-2005年间对PPI的拉动作用最高时仅为0.48个百分点(2004年4月和6月),而生产资料价格对PPI的拉动作用最高时达到8.0个百分点(2004年10月)。2005年4月以来,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对PPI的拉动作用为负值。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政策建议

  (一)调整消化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减少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投资的直接干预,扩大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决策权,使其成为市场投资主体。同时,继续加强和改善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根据"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调控投资增长。二是制定严格的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利用市场化手段,并辅以行政手段,淘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技术水平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产能。三是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内部企业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并积极培育相关市场尤其是产权交易市场和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四是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快速反映能力。

  (二)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扩大有效需求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扩大消费者的收入来源,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提高其购买力。同时,运用税收等政策工具,调节收入分配秩序,减小地区间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二是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其覆盖面,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稳定消费预期。三是提高消费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商品种类,优化消费环境。四是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三)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资产,防范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走势,加强信贷发放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项目的同时,严格控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已经预警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对已经发放的贷款,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要加紧跟踪与监测,重点监控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变动情况,及时发现、提示、控制和化解潜在风险,防范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看点

  ●生产资料价格是决定PPI走势的主要力量,生产资料价格对PPI的拉动作用远大于生活资料价格。在产能过剩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部分行业利润开始大幅下降。

  ●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曾经是盈利前景看好的行业,吸引了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从维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压缩过剩产能是我国宏观调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而压缩过剩产能就有可能产生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

  ●未来一、两年内,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下降压力,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行压力增大。预计2006年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焦炭等过剩行业产品价格将在2005年基础上继续走低,将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约在1.5个百分点。2006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将保持稳中趋降的走势,全年同比涨幅约在3.0%左右。

  ●建议减少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投资的直接干预,扩大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决策权,使其成为市场投资主体;扩大消费者的收入来源,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提高其购买力。同时,运用税收等政策工具,调节收入分配秩序,减小地区间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和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走势,加强信贷发放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项目的同时,严格控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已经预警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编余

  近几个月来,PPI呈现逐步回落之势,引发PPI回落的重要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这是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起的。透过PPI回落及有关影响原因的全新视角,让我们也看到了与这一问题密切相关的银行贷款的风险问题。因而,防范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引起的金融风险,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亚夫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