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将实现生产总值64亿元,比2000年增长92.8%
编者按:
“十五”时期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并且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由发展与调整并重过渡到以加快发展为主的上升时期。为充分展示我市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报特开辟“喜看‘十五’新成就”专题栏目,宣传报道成就,激励全市上下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十一五”发展思路,推进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五”期间,我市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力实施“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预计2005年全市将实现生产总值64亿元,比2000年增长92.8%,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00美元,位列全省县(市)首位。
不断解放思想,逐步调整和完善符合宁国实际的发展思路,使“十五”时期成为我市经济快速增长期。我市依托毗邻苏浙沪的区位优势,把握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提出并大力实施“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加快二元结构一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进程,加速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聚,逐步构筑起了以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汪溪、河沥溪园区及港口、梅林等乡镇工业园区为重点的河港工业区,以青龙湾生态旅游度假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区域的西部生态旅游区以及河千公路沿线的工业经济带(即两区一带)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努力把宁国建成面向苏浙沪地区的工业协作配套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旅游度假的后花园,同时,加快“一主两翼”发展步伐,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发展开发性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从而实现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4%。工业经济规模凸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0年的53家增加到98家,形成了水泥、橡胶汽车零部件、耐磨材料、化肥、电子元器件、塑料包装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形成了竹业、山核桃、茶叶、畜禽养殖、花卉苗木五大主导产业及产业区,连续四届位列全省农业产业化首位,并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17:54:29调整为15:52:33,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变。2000年以来,连续5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县(市)第一位。 (张礼宾)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