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国啤酒含甲醛”引危机?质检总局正全力调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后更新:2005-07-14 10:04:57 作者: 浏览:1279次

  今天,北京有媒体报道,韩国全国紧急收回中国啤酒,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计划对收回的中国啤酒,以及未来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日本卫生部门也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调查。

  两国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依据便是中国媒体关于国产啤酒含有致癌成分甲醛的报道。有中国媒体引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律君的话说,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

  据介绍,2003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啤酒绿色标准》和正在修订的《国家发酵酒卫生标准》,都规定啤酒中的甲醛最高含量为每升0.2毫克。

  有媒体报道,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副理事长顾国贤教授的课题组化验了10多个市场上常见品牌的啤酒,结果有8个品牌的甲醛含量都超过了0.2毫克/升。

  记者今天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该局正在全力调查取证,并将于近日给出说法。“这两天总局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甲醛啤酒进行的,但由于此事影响太大,总局不能轻易下结论。”该局一位负责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说。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贸易专家与食品卫生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

  贸易专家:谨防有人借题发挥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过分炒作,就会成为国外制裁中国的证据。”今天下午,对外经贸大学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理事长夏友富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啤酒行业面临的危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据了解,目前共有15个品牌的中国啤酒在韩国市场销售,分别来自12个中国啤酒厂商。今年1月至6月,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啤酒总量价值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啤酒量已从2000年的69万桶增长到2004年的178万桶。

  “单从中国对韩、日出口的啤酒总价值看,召回、调查对中国外贸影响不大。”夏友富说,“但这些报道给中国啤酒行业带来的影响却是致命的打击。”夏友富解释,中国啤酒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韩、日市场比例不小。而且,检测结果出来以前,中国啤酒肯定不能再出口到这些国家。

  更令夏教授担心的是,韩、日的做法会不会产生扩散效应,即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会不会效仿韩、日,也禁止中国啤酒出口。

  夏友富说,顾教授的课题组化验的啤酒只是样品。而这些样品不一定能代表该品牌的整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将结果公布,可能就会报道不全面,不全面的报道可能会被人利用”。

  夏友富举例说,以前国内曾有媒体登过一张某地区地上一片死鸡的照片。就有国外机构要求中国对此做出解释。“但该照片反映的只是个别现象,没有普遍性。怎么解释啊?”

  夏教授说,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国情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发达国家可能要严很多。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必须符合该国的相关标准。夏教授的结论是,应尽快制订出口标准,即出口产品必须符合出口目的地国家的产品标准。“但出口企业应实行统一的产品标准,不能出口的产品一个样,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又是一个样”。

  夏教授这一观点与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董事长张林的建议不谋而合。

  6年前,中国的酱油行业曾有过与啤酒行业类似的遭遇。1999年,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发现其中氯丙醇(一种致癌物)严重超标,随即全面禁止了中国酱油的进口,并公告了酱油中含有毒物质的5家中国企业名单。该消息曾被国内媒体广为报道。

  “消息传到国内,中国政府采取了两个对策。”张林说,首先是发文希望欧盟方面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一问题,不要因为几家企业出问题就禁止所有中国酱油出口,同时欢迎欧盟考察团到中国企业检查。同时,中国政府新增了对氯丙醇的检测项目,如果超标,根本不能走出国门。

  “这招挺灵,后来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酱油再也没有出过类似问题。”张林估计,中国啤酒可能与当年的酱油一样,面临来自国外的考察和国内的检查。

  据报道,中国啤酒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用做稳定剂,二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如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企业应想办法去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就应该寻找替代方法。”张林说,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安全性,生产企业其实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舆论指责,某啤酒厂商为推广其“无甲醛啤酒”大肆宣传,是引发这场全行业危机的“罪魁祸首”。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联系到该啤酒厂对此作出回应。

  食品卫生专家:应让公众知情

  不过,与贸易专家的担心和指责不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食品卫生法律专家孙东东认为,如果情况属实,媒体应该公开报道,让公众对某种食品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拥有充分的知情权。“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影响贸易额,就置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于不顾。”他说。

  孙东东认为,不管整个事件的背景如何,关键在于媒体的披露是否属实?啤酒是否含有甲醛?如果出于本国啤酒行业的利益“按下不表”,帮助隐瞒,一旦出现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情况,对整个啤酒行业的影响将更为深远。“非典危机”已经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而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关注,则有助于啤酒厂商改进生产工艺,也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从源头上加强监管。

  他认为,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就此作出反应。这有助于消除弥漫于消费者中的疑虑心态,恢复市场的稳定。有观点认为,从媒体最初的报道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但相关政府监管部门一直未有明确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对这场危机的处理。

  “这显示出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自律的缺位。”孙东东说。

  此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有些大啤酒厂已经不用甲醛了。不过,众多中小啤酒企业依然普遍使用甲醛。“这说明行业协会对啤酒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有所了解的,但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行业协会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努力。”在孙东东看来,行业协会应该可以动用行业自律的手段来清除那些违反国家标准的厂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