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农业产业化领跑全省,连续三轮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并位列榜首
来源: 最后更新:2005-06-08 17:41:44 作者: 浏览:1224次
5月中旬,从省城合肥传来消息:宁国市继今年2月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后,又连续(2001—2005年)三轮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并名列榜首。
近年来,宁国市坚持同奏“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组,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三步曲”,加速发展效益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重组优化。宁国市着力发展山核桃、竹业、畜禽。苗木花卉和茶叶等五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三竹一果”(毛、元、笋用竹和山核桃的重点的经济林,大力推行“多乡一业,数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东部早笋,南部山核桃,中部的板栗,西部元竹、名优茶,北部特色水果及贯穿市内3条河两岸的元竹长廊带等特色林产品专业开发区域。尤其是山核桃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 40%。竹林面积和产值也名列全省前茅。宁国市还大力推行社会办林业,目前已有近千名机关干部职工和城市工商业者、私营业主等投资林业开发,投入民间资本达1.5亿元。
宁国市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效益农业重头戏。从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制定了5个1号文件。同时,制定出台了《宁国市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意见》,重点从上地、税费、奖励等方面予以扶持,对近30个龙头企业兑现奖金达200余万元。在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3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先后有10多家龙头企业争取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几年来,农行和信用联社共向龙头企业注入资金近2亿元。目前,全市加工、营销龙头企业483家。年营销收入14.68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5家。太阳禽业公司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五星养殖、山里仁、恩龙生态、詹氏食品、健宁实业等企业,被评为新一轮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居安徽省县(市)之首。双丰、林佳、明珍堂公司等16家企业进入宣城市级龙头企业行列。
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目前,全市建成面向发达地区的早笋、山核桃。茶叶、木竹和花卉苗木等各类专业市场近20个,扶持、培育农民经济人和贩销大户近万人。建立各类购销公司120多家,农产品商品率达85%,直接进入苏浙沪市场达50%以上。2004年底,山里仁公司注册500万元资金在合肥成立了“安徽天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销售网络和品牌优势走向全国市场。云梯畲族乡政府投资30万元建起占地30多亩的早笋市场,年销售近万吨。同时,还加大了对农产品品牌整合和系列开发,全市有35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10多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全市涌现以板栗、山核桃、竹笋、青梅加工为主的食品品种有三百余种,山里仁、百事荣、詹氏、林佳、玉盘山、徽字等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山核桃仁、竹笋、青梅酒、茶叶、蔬菜和木竹制品等近百种加工农特产品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地区,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宁国市农特产品出口总值超亿元。同时,日趋成为苏浙沪发达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