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事业对接全球契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最后更新:2005-03-15 14:09:05 作者:王义伟 浏览:4641次
社会责任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当国际间日渐通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登陆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早在1994年就已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发起了光彩事业活动;而于2004年由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在民营企业中发起的“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更是与SA8000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倡导的全球契
约殊途同归。
从光彩事业到关爱员工
1994年4月23日,刘永好等10名民营企业家发出联名倡议书《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光彩事业由此发起。光彩事业是民营企业家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发起并实施的一项扶危济困的事业,以参与西部大开发为重点,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以项目投资为中心,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发展贸易,并通过包括捐赠在内的多种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进步。
光彩事业的主要参与者是非公经济人士、民营企业家、包括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他们秉持的是义利兼顾的理念,一方面体现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道德精神,一方面体现了对正当、合法利益的追求,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河北亨豪集团董事长张江平是
1994年发起光彩事业的10个民营企业家之一。在发起光彩事业的10个人当中,他是非常特殊的一个。说他特殊有三个原因:其一,他和妻子芦新菊共同投身到了光彩事业中,夫妻二人从来没有分开过。其二,张江平是为数很少的把光彩事业带到国外的中国民营企业家。2001年,亨豪集团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在中非设立中国中非光彩矿业总公司。这是迄今中国民营企业在中非设立的最大的公司。其三,2002年8月,张江平不幸在中非罹难,为光彩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在包括张江平在内的众多民营企业家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下,中国的光彩事业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贡献良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大力开展光彩事业的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待自己企业的员工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2月,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发出倡议,号召民营企业广泛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这一倡议得到民营企业家的热烈响应。当年4月30日,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经验交流会,82名民营企业家获得“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部分民营企业家还走进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现场,就如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进行现身说法。
关爱员工活动一直得到工商联高层领导的重视。
2005年春节,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一行专程赶往北京郊区,与民营企业家一道看望慰问民营企业的员工,给员工送去温暖。黄孟复特别强调指出,在今后一个阶段中,民营企业家要将关爱员工作为第一认识,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这一观念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从光彩事业到“关爱员工,实现双赢,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充实和升华,中国民企的社会形象也因此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对接安南秘书长的全球契约
2004年10月11日晚,访华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其繁忙的议程中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与中国的企业家展开对话,对话的内容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加对话的中国企业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锦华率领的主要由国有企业老总组成的企业家,一部分则是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德平率领的民营企业家。
全球契约是安南秘书长亲自发起的。1999年1月31日,安南秘书长在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提出全球契约。2000年7月26日,全球契约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发起。
全球契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希望接受者在加入该契约后接受、支持并实施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保护和反贪污方面的一套核心价值观和原则,并在其业务领域内积极倡导。
这十项原则是:(1)企业应在其影响范围内对国际人权保护给予支持和尊重。(2)企业保证不践踏人权。(3)企业应维护结社自由权及集体谈判的有效承认。(4)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迫制劳动。(5)有效废除童工现象。(6)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7)企业应支持采用预防性措施来应对环境保护的挑战。(8)采取主动行动,促进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更负责任的做法。(9)鼓励开发和推广对环境有利的技术。(10)企业应反对各种形式的贪污,包括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
当天晚上的对话由胡德平主持,参加对话的国有企业的老总们纷纷对安南秘书长的全球契约表达高度的肯定,有的当场表示愿意加入全球契约;而民营企业家们不但表达了对全球契约的肯定,还各自介绍了他们在光彩事业中所做的工作。
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的介绍,受到安南秘书长的高度称赞。他不忘现场推销自己发起的这项全球契约。他表示,根据他的经验,当一个公司加入全球契约并且认真履行之后,这个公司不仅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使员工充满自豪感,因为员工们可以自豪地走出去,告诉别人说:“看,我们做了这些事情。”
SA8000登陆中国
SA8000最早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服装制造商Lev i-S trau ss在没有人性的工作条件下滥用年轻女工被曝光,该事件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社会公众的压力下,Lev i-S trau ss公司为了挽救自己的声誉,出台了一份公司社会责任守则(也称生产守则)。之后,美国不少大型跨国公司如耐克、沃尔玛、迪斯尼等也纷纷效仿,一时间,“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欧洲成为热门话题,欧美等国还先后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多边组织,并逐渐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制定全球统一标准的呼声日益高涨。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2001年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简称SAI)发起,并联合欧美部分跨国公司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该标准于当年10月发布,后经过18个月的公开咨询和深入研究,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正式公布。
SA8000是一个通用标准,其主要内容涉及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标准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专家们普遍认为,SA8000标准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只重视资本、科技的发展,转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发展上来,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进步。
SA8000问世之后,在国际经贸交流中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和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通过这项标准。中国获得SA8000认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贸易较发达省份,其中广东最多,香港、澳门、山东、上海、福州也有企业申请成功。
由于加入世贸后的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中,所以SA8000对中国企业而言,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可观的商机。说它是挑战,是因为一个企业如想通过这项认证,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对企业的运营也会由相当程度的调整。说它是机会,是因为SA8000是大势所趋,最先通过这项认证的,必将在国际经贸交流中占得先机。
据悉,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将其全球采购总部迁至中国深圳后,要求成为其供应商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和美国法律,尤其是遵守劳工法,该公司并在深圳、东莞和福建莆田等地设立了专门的劳工监督小组。全球200家跨国公司已经制定并推行了公司社会责任守则,其中,家乐福、雅芳、通用电气等超过50家公司已经在中国开展社会责任审核,有些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劳工和社会责任事务部门。
毋庸讳言,SA8000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其是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他们对这股浪潮并不陌生,他们曾经在中国最贫穷的地区辛勤耕耘、他们曾经漂洋过海为遥远的非洲人民送去致富的希望,他们也曾无数次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慷慨解囊。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对接,让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国际规范一致起来。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