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商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宁国市政府工作报告(2005)

来源:政务信息网 最后更新:2005-01-25 09:34:49 作者: 浏览:3509次

——2005年 1月 20 日在宁国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宁国市人民政府市长    牛传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00四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宁国加速发展、富有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三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6.09亿元,增长63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6亿元,增长51.4 %;农民人均纯收入3348元,增长18.6%。
(一)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主动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编制完成山核桃、竹业、畜牧、花卉苗木和茶叶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注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4.9%。完成人工造林777公顷,新增经济林300公顷,家禽饲养量突破2500万羽。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太阳禽业公司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青峰竹胶板项目建成投产,世行三期补充报帐、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顺利实施。成功争取4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30个财政支农项目,投资额达3836万元。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3个国家级无公害产品,山核桃原产地认证通过国家评审。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进一步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年活动,保持了工业高位运行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21.4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96.2%,提高了10.2个百分点。新增民营企业268家、亿元企业2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1家。省水泥厂、中鼎集团、耐磨总厂、亚新科公司、宁昌公司、江南化工、宁沪钢球、飞达实业、双津集团和天成公司等十家企业完成税收3.7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8.3%。源光电器、莱恩泵业、生力公司、邦宁制药等一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13家企业跻身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排序行列。实施了8个国家“双高一优”和国债技改贴息项目, 32 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中鼎三期扩建、源光电器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1.5亿元,增长61 %。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三产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1.2%。亚夏集团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展,苏果超市落户宁国,大华市场正式开业,商业区域布局趋向合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增长10.1%。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惠云禅寺正式落成,恩龙民族风情园投入运营,夏林风景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胡乐周氏祠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邮政电信服务网络日臻完善,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产权交易和房地产市场更趋规范,律师公证、会计事务、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面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夯实招商基础,完善考核机制,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新增三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2197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0亿元。举办了深圳、温州招商推介会,先后18次组织小分队赴苏浙沪实地招商。承办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宁国第二届山核桃节,一次性签订招商项目49个,合同引资8.25亿元。健全了开发区管理机构,致力整合区内资源,收储土地134公顷,建成创业北路、千秋北路,开工建设宁阳110千伏变电所,实现三水厂向开发区直供水。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地位,中鼎集团与韩国泰克、金亚公司合资合作,凤形公司举办了国际磨介研讨会。注重发挥商业银行主渠道作用,新增各项贷款1.67亿元,核销呆坏帐1.53亿元。同时,扎实推进外贸工作,实现进出口总额5930万美元,其中出口4548万美元,增长36.8%。完成出口退税4243万元。进一步完善了税收征管方式,国税综合征管软件成功上线,地税银税联网代缴系统全面启动。扩大了部门预算试点,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平稳推进乡财市管改革,扎实开展了乡财清理工作。进一步巩固企业改革成果,稳妥解决遗留问题。加速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了宁阳宾馆、广电公司、影剧院等单位职工安置任务。
(三)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扎实开展了城市建管提高年活动。顺利通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评审,编制完成了城市给排水、市政路网等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争取到国家开行贷款1.8亿元。清理整顿土地市场,改革征地补偿办法,严格执行土地收储和招拍挂制度,提高了土地收益。面对城市征地拆迁的新形势,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贯通了中溪中路、山门中路,改造了津河西路和北园路,完成了宁国大道主体工程,加速推进济川大桥、东津河大桥建设,进一步拉开市区道路框架。启动了小南河、星河治理,加快建设宁阳公园,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完善环卫体制,实施了流动摊点、户外广告集中治理,开展了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活动。加快道路交通建设,S215线排卅段建成通车,S323线鸿旌段、石千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S215线宁广段和宁港线拓宽改造加速推进。新建村级油路26.7公里。完成城北防洪堤竹林段建设,维修加固6座小型水库,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小流域治理和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城北和汪溪35千伏变电所,启动梅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进城配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7亿元,较年初增长19.7%。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减负,全面取消了农业税附加,降低农业税率2.2个百分点,累计发放涉农补助资金1610万元,核减退耕还林和建设占用耕地应征农业税 145万元。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8345人。启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982份,减免相关税费310万元。实施移民生产扶持发展项目128个,发放贴息贷款450万元。启动了工伤保险,规范了医疗保险,征缴养老保险金2407万元、失业保险金275万元,发放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83.2万元。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人口覆盖率达到89.4%,农户受益面为20%。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家庭美德在万家”和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跻身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行列。高考取得新成绩,初中毕业生综合升学率达88%。宁国中学校园扩建工程按期竣工,鼎湖小学投入使用,改造学校危房7015平方米。文广大厦和健康大楼全面启用,市医院扩建工程稳步推进,传染病防控专科医院开工建设,华泰医院正式开业。计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14 %。举办了首届市直机关运动会。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政策,审计、物价、统计、气象、档案、方志、老龄、残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五)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扎实开展了市直机关服务效率年活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功能,开设了政务论坛。继续开展了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切实治理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治理整顿生产生活资料市场,扎实推进了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145件、政协提案86件。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依法依章开展工作,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作用。高度重视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优化治安环境、打造平安宁国”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重视国防建设,注重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有效推进政风评议和行政监察,积极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我市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充分表明,宁国已经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加快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凸现。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果敢决策,得益于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开拓进取。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全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开放度和集约水平还不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有待新突破;受宏观环境影响,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发展后劲亟待增强。二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改善城乡环境的压力较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待提升;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差距较大;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扩大就业和致富群众的任务较为繁重。三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自身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少数部门的全局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些办事环节“肠梗阻”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干部工作作风还不扎实,自律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二00五年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2005年是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三年两个一流”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
    当前,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源、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矛盾依然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将遇到一些现实困难。但是,更应该看到,本世纪头二十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宁国地处长三角边缘,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已经具备广引外资、承接转移的能力,加快发展的机遇将更多、空间会更大。只要我们科学把握形势,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2005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危机、机遇、发展、开放、创新五种意识,坚持实施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组织开展“346”工程,着力构建“两区一带”格局,加快“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2010年前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5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把握好以下工作重点:围绕“一主两翼”发展思路(巩固工业主导地位,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和旅游业),加快“三化”进程(二元结构一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推进三项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四项活动(评选宁国发展功勋、创建生态村、创建最佳投资地和打造平安宁国),实施六大工程(开发区路网、城乡公路路网、城市重点工程、青龙湾旅游基础设施、西津河整治开发和内河治理、农业基础设施),确保实现“三年两个一流”奋斗目标。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
——生产总值66亿元,增长15 %,其中一产增加值 9.1亿元,增长5 %,二产增加值35.9亿元,增长24 %,三产增加值21亿元,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64.4亿元,增长30 %;
——财政收入6.8亿元,增长11.6 %,其中税收收入6.39亿元,增长18.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8亿元,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增长10 %;
——进出口总额6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增长7.5 %;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你们的鼎力支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全面建设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

三、巩固工业主导地位,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我们将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和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形势, 以开发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营造合力兴工的浓厚氛围。
    狠抓开发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立足宁国长远发展,举全市之力,组织实施开发区建设大会战,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资模式,筹措2.4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开发区“月月有变化,一年大变样”。动工建设双龙大道,贯通创业路、千秋路,建成东津南路、太平路、杨山路、创新路、万福路和引凤路,着力构建开发区主干路网。启动建设标准化厂房,建成宁阳110千伏变电所。进一步完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严格控制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改革供地方式,推行批量征地、规模供地,完成360公顷土地收储,缓解用地瓶颈制约,争取区内新开工企业突破50家。同步推进配套园区建设,逐步完善汪溪、河沥溪园区基础设施。制定河港工贸区和河千工业带发展规划,推进“东三角”经济区和港口工业集中区建设,分区布局产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的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
    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产业集聚。认真执行《关于财政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试行办法》,组织实施主导产业腾飞计划,逐步构建专业化的产业群体和产地市场。发挥中鼎、亚新科的品牌效应,引进一批汽摩配件生产企业,构建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协作基地;依托凤形的龙头作用,规范整合耐磨材料生产行业,形成块状经济强势;通过飞达、源光的带动作用,着手组建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鼓励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借船出海,实现低成本扩张。对销售、税收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市财政给予扶持。鼓励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市财政对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资金100万元。注重发挥载体功能,抓好重点项目储备,精选一批项目挤进全省861行动计划。加快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前期准备,做好省水泥厂四期扩建的协调工作。推进中鼎汽车零部件基地综合扩建,动工建设凤形工业园和飞达工业园,启动司尔特“1830”项目,力促双津液体药剂软包装基材、亚新科高尔夫球场配套设施和聚隆洗衣机减速离合器项目竣工投产。
    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健全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坚决做到奖惩并重。实行市级领导划片招商制度,整合现有招商队伍,组建专业化的招商小分队。牢牢把握浙商组群转移的特点,加强与在宁投资企业的沟通,密切与苏浙沪商会的联系,筹建温州汽摩配件、水暖器材和低压电器生产基地,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适时举办招商项目推介会和开发区、生态旅游区招商信息发布会,尝试由市场主体承办中国·宁国第二届元竹节。注重推进产业招商,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引进协作配套厂家。着手开展境外招商,组团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倡导“凤还巢”,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建业。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制定财政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出口大户,壮大出口队伍。引导企业重视国际商标注册,加快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育出口产品品牌,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优化创业环境,壮大民营经济。认真贯彻《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进一步清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制约和体制障碍,以创业环境的大改善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实行民营经济发展协调督查制度,定期召开恳谈会,共商发展对策。积极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着手组建政府引导型的信用担保中心,引进股份银行设立经营网点,重点扶持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培植工业“第二梯队”。鼓励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家。注重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开展企业经营者培训活动。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设立企业纳税光荣榜,开展宁国发展功勋评选活动,安排100万元资金奖励为宁国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有功人员,提高广大企业经营者的政治社会待遇。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技术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规范化运作,加快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设立技改贴息资金,促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工业技改投资达5亿元。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实行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奖励制度,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支持中鼎、凤形申报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嫁接和工艺改造,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实施品牌战略,凡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市财政予以相应奖励。
 
四、围绕“双增”目标,加速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我们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展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年活动,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突出发展加工园区,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新增加工企业30家,支持五星集团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力争詹氏公司、健宁公司跻身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推进山里仁、詹氏农产品加工扩建,加快太阳禽业、五星集团家禽屠宰分割项目建设,提高青峰、中鼎健宁竹胶板生产能力。加强新产品研制开发,扩大林佳青梅酒、玉盘山山核桃油和凯瑞山楂饮料生产规模。
    巩固壮大特色基地。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注重培育区域规模基地。针对竹加工原材料市场需求上扬的形势,引导山区农民大力发展毛竹,加快低产林改造。鼓励龙头企业反哺兴建特色基地,推进山核桃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实施茶叶无公害基地项目,扩大优质苗木、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新建1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家禽饲养量突破2800万羽。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产销市场对接,继续办好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主攻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鼓励农产品直供超市和连锁经营店,引导企业在外地设立专营店和营销窗口。主动适应大中城市市场准入的要求,健全动物防疫长效机制,筹建山核桃检测中心,推广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规程。依托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着手整合山核桃品牌。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组建山核桃、竹业、苗木花卉、蔬菜专业协会。推进名特优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建立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新增4个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竹木制品、森林食品出口份额。
    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减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强化农民负担监管。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机遇,积极对上争取一批扶持项目,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新型流通网络。深化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强化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注重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推进农机富民工程。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依托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金钥匙行动计划,争取市内消化农村劳动力8000人。

五、全力推进旅游开发,不断提升服务业水平
    旅游业是凝聚希望的朝阳产业。我们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现宁国旅游的新突 高起点规划,勾画宁国旅游基本框架。立足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市,制定完善《宁国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系统编制夏林风景区、畲族文化村、霞西石柱和板桥生态风景区的开发规划及控制性详规。注重文化内涵和空间景观,合理确定宁国旅游主品牌,逐步构筑“1234”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城区这一旅游核心区,精心打造青龙湾-板桥生态体验旅游区、万家-云梯高山野地户外活动区两个增长极,形成宁国至黄山、天目山和宣城三条旅游主轴线,建设中溪夏林、霞西石柱、胡乐一万岭和云梯千秋关四个重点山村旅游风景点,争取利用三至五年时间,把宁国建成面向苏浙沪地区的生态旅游度假“后花园”。
     全力打造精品,加速推进青龙湾开发。围绕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发挥开行贷款引导作用,通过适度负债经营,加快青龙湾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平湖长堤和周塘、东风桥码头,建成中鼎度假村景区道路,着手筹建环湖公路。严格实行土地“五统一”管理,编制环保、供电、通讯等专项规划。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旅游产业。启动建设中鼎度假村、双津培训中心和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写生基地,建成秀云山庄、划海山庄和天缘休闲度假中心。同时,强化区域旅游联动,整合市内旅游资源,开发“宁国一日游”旅游线路,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
    突出特色优势,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精心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着力构建生态网络体系。强化封山育林,加强天然林保护,在城区、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和慈张公路沿线划定生态保护重点控制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启动生态村创建工作,设立专项建设基金,绿化村庄环境,推进改水改厕,加强水土治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生态养殖标准化、家居环境清洁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禁止引进“五小”项目和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严格控制污染源。
    发挥带动功能,不断提升服务业水平。筹建主导行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快特色商贸街和中心商务区建设。规范完善现有星级酒店,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四星级宾馆。开通旅游交通专线,培育百个“农家乐”标准示范户。主动适应信贷新形势,加大金融安全区创建力度,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作用。强化税收征管,推广普及税控装置,提高依法治税水平。积极发展保险、证券业,注重培育中介服务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建成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逐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

六、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我们将牢固确立市域一体规划的理念,创新城乡发展体制,发挥市区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城乡配套设施,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协调发展格局。
创新城乡发展体制。围绕“两区一带”的发展要求,明确乡镇发展定位,调整完善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继续实施“七镇率先”战略,重点支持港口、中溪和汪溪集镇建设,推进其他乡镇发展,加大对薄弱乡镇的扶持力度。超前防范财政风险,设立政府偿债基金,构建财政良性循环机制。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确定工商税收分享比例,提高公务费标准,增强乡镇运转保障能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做好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完善服务管理职能。加强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制定消化乡村债务的激励措施,下划财政周转金清收管理权限,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景观特色,编制完成市区街景规划和绿化规划,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启动建设仙霞路、梅林路、济川西路,贯通人民路、宁墩路,延伸东岸路、宁城南路、宁川西路,完成宁阳西路整治,推进中溪中路、山门中路和东风路沿街改造,建成济川大桥、东津河大桥,开工建设仙霞大桥,兴建火车站广场。加快建设宁阳公园、翠竹公园,建成三水厂。完成小南河、星河综合整治,延伸滨河绿化带,动工建设西津河水上乐园。推进河沥溪旧城改造,修缮保护老街,加快长途汽车站迁移,启动东津河防洪工程,搬迁慈张线宁国收费站,塑造“东大门”新形象。
     进一步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高起点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收储力度,提高土地收益。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职能作用,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着手编制环卫专项规划,大力整治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等薄弱地段。规划筹建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垃圾处理厂,完善城市道路标识和交通场站布局,不断改善市区环境。
    完善城乡配套设施。按照“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的要求,全面完成过境省道拓宽改造,积极争取溧黄、宣千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逐步构筑连接苏浙沪地区的便捷交通网络。加快县乡道路建设,推进国债通达工程,完成宁港线、凤板线拓宽改造,新建村级油路60公里,争取跻身全省村村通油路试点市行列。动工建设汪溪110千伏变电所,建成梅林110千伏、仙霞35千伏变电所。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农村饮水工程,修建21项市级水利重点工程,建设5座小型水电站。
 
  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生活文明化进程
   我们将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龙头,整体推进行业、社区、村镇的文明创建工作。继续抓好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三下乡”、“进社区”活动。强化政府、企业、个人的诚实守信意识,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信用宁国。积极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在全市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功能。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强化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继续开展就业援助,妥善安置“4050”人员。加强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全面实施工伤保险,规范完善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稳妥解决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中村”和“园中村”问题。推行村干部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结构工资制,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健全农民医疗救助机制。认真做好生产救灾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持久地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活动,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现代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力争科技贡献率提高1-2个百分点。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积极推进引智工程,形成合理的人才梯次结构。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职教中心建设,完成职业中学综合扩建工程。深化教育投入机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三津中学、千秋学校和津恒幼儿园的发展。实施城区学校扩容工程,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现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扎实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推进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完成市医院综合扩建,建成传染病防控专科医院,支持民营医院发展,促进医疗市场的有序公平竞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严格控制职业病危害,重视血吸虫病、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计生基础设施,强化计生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积极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事业。确保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投入使用。繁荣农村、社区、校园和企业文化,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继续开展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完善广播电视服务功能,提高《今日宁国》办刊质量。规划体育中心,建成一期工程。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重视国防建设,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工作。全面推进经济普查,支持档案史志事业发展,进一步做好物价、统计、气象、民族宗教、残联、对台和侨务工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紧紧抓住“第一要务”,牢牢铭记“两个务必”,认真践行“三个代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面对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浪潮,我们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树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保持不畏艰难的韧劲、顽强拼搏的干劲、奋发向上的闯劲,找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的对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 注重前瞻性研究,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改进作风,高效服务。围绕“创建最佳投资地”这一目标,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强化各级干部的服务意识,重点整治办事环节的“肠梗阻”问题。深入开展政风评议,加强行政监察,健全投诉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网站功能,启动建设市乡政务内网,提高行政运转效率。
    关心群众,执政为民。我们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深入基层,倾听民声,高度重视来信来访,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及时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平安宁国”建设,完善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增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继续推进依法治市,认真搞好“四五”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主动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接受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理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明财经纪律,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开创宁国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