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召开的几次会议,都提出银行要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防止“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市场人士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信贷政策正在出现一些微妙变化。
资金链紧张 负面效应显现
“德隆系”的崩塌,在第一时间向所有人传递了宏观调控使企业资金链绷紧的信息。紧接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反映,有关部门要求在“五一”长假前暂停一切贷款。不久,一些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告诉记者:银行正要求公司提前偿还未到期贷款,公司财务主管为躲避追债而不能到公司正常上班。
两个月后,国家公布的信贷统计数字更为直观:截至今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3%,增幅比去年同期减缓6.8个百分点。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如果商业银行像去年一样,在利润的驱动下,贷款增长出现“前高后低”的状况,那么全年贷款增速下滑的幅度则将更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4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少增3501亿元,其中,仅6月份就少增2396亿元。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331亿元,同比多增738亿元;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6733亿元,同比少增额高达3812亿元。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正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转所需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卡紧这个口子,企业资金链又怎能不绷紧?
资金链条一紧张,负面效果立即显现,主要表现在产成品库存资金占用和应收帐款快速上升。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截至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达9370亿元,同比上升近20%,升幅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净额近2万亿元,上升18.4%,提高7.4个百分点。库存增长最快的正是被列为信贷检查重点的冶金、机械等行业。
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工业企业生产性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他带有几分无奈地说:“希望货币管理当局和银行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对企业正常资金需求予以满足。”
信贷压缩过快 银行风险加大
6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的增幅均已回落至年初制定目标之内。然而,一些专家指出,货币供应量(尤其是狭义货币M1)和贷款增长的降幅过快,对经济软着陆将有一定负面影响。
国家发改委经济所金融研究室主任宋立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本轮宏观调控中的信贷政策,旨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审慎性监管,符合成熟市场经济中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但执行中由于缺乏经验,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由于刹车过快,虽然贷款过快增长的势头基本得以遏制,但也有可能引发一些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问题。
宋立说,去年贷款快速增长虽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但由于股票市场和债券融资相对有限,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一定折扣。而由于贷款投放在时间和行业上的过分集中,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今年,由于信贷压缩过快,有可能出现信贷供应低于经济增长所要求的信贷供求均衡量,如果后续信贷不到位或者资金链条突然中断,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贷款,就可能成为不良贷款。他认为,目前,由于信贷收缩过快而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情况的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加大。而这正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近年反复强调需要避免的。
理性回归 有选择地放松信贷
由投资过热所引发的本轮宏观调控,其主旨也在于使投资增长回到正常区间。目前,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主流意见认为,投资增速保持在20%-25%为适当。那么,这一目标现已接近实现: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已降为28.6%,而5月和6月单月的投资增长都在25%以下。如果确认投资增速已得到控制,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是把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和保持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强力的收紧信贷政策显然已不合时宜。
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建议,应通过相关措施,要求各商业银行全面落实适度从紧、区别对待的方针,不能片面理解。杜绝“少贷少犯错误,不贷不犯错误”的思想,杜绝对在建、拟建项目一律叫停的简单做法。
从管理部门来看,目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于信贷政策的态度,也有比较明显的松动。央行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准确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引导商业银行正确判断市场风险,及时为好的企业提供正常流动资金支持。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在浙江调研时也强调,要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资金需要,积极支持包括中小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健康发展。
这些无疑意味着,信贷政策正在出现微妙变化:由过度紧缩,朝着有选择地放松的理性方向回归。(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