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我服装鞋类商品在英有优势

来源:商务部 最后更新:2004-06-17 08:16:27 作者: 浏览:1740次


  服装和鞋类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按照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服装、鞋类出口具有比较优势。服装、鞋类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服装、鞋类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和知识化的大背景下,重心已由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向亚洲地区转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鞋类生产和出口大国。

  英国是欧洲最大的服装、鞋类市场之一,是世界服装业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进军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扩大对英服装、鞋类外贸出口,加强中英服装、鞋类领域技术合作,对于我国开拓欧洲优质市场,提高我国服装、鞋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英服装鞋类主要依赖进口

  2002年英国服装及鞋类市场价值为377.5亿英镑,比2001年增长3.9%。其中服装市场价值为326亿英镑,是欧盟国家中最大的服装市场之一;鞋类市场价值为51.5亿英镑。从1998年至2002年5年间,英国服装及鞋类市场价值共增长16.6%。如果不考虑零售价格下降的因素,按照1998年不变价格计算,则增长38%。在英国服装和鞋类市场中,服装占销售额的主要部分,达86%,鞋类占14%。在服装销售中,女士服装占大部分,如果包括女孩和婴儿服装在内,女士服装约占全部服装销售的2/3。然而,近年来男士服装份额逐渐增加。在鞋类市场则与此相反,男士用品占主要部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英国服装、鞋类生产发展速度减缓,进口则逐年递增,英国也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出口保持较好,但自从那时起,强势英镑以及未采纳欧元等因素导致出口由1996年的40亿英镑下降到2002年的不足30亿英镑。近年来英国服装和鞋类贸易都是逆差,2002年逆差约90亿英镑,而1998年是54亿英镑。许多年来,英国服装及鞋类的进口比例一直很高,目前英国市场整体进口比例已超过90%。

  我对英出口持续增长

  我国对英国服装、鞋类出口持续增长。据英方统计,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间,我国对英服装出口额由4.47亿英镑增长到8.70亿英镑,增长94.5%;我国对英鞋类出口额由1.18亿英镑增长到2.65亿英镑,增长125%。

  中国是服装、鞋类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英国许多著名国际品牌商品都是在中国加工制作的,中国一些服装、鞋类企业在设计、加工和制作方面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一、至今我国还没有能在英国市场叫得响的服装、鞋类品牌。第二、企业市场意识普遍较为薄弱。企业不注重收集市场信息,无法敏锐把握英国服装、鞋类市场的流行趋势。第三、国内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跟不上。有些企业有好的产品,但不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不能提供国际化服务,有的甚至不能按时交货,直接影响出口。第四、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产品附加值低,而且企业不愿在研发上投入,独立自主开发能力弱。
      1999-2003 年我国对英服装和鞋类出口额
单位:亿英镑

  年份

 类别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服装  4.47  5.38  6.57  7.40  8.70

 鞋类  1.18  1.58  1.87  1.98  2.65


  政策建议

  一、抓住当前英国服装、鞋类产业纷纷向外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英资,重点吸引英国的国际知名服装、鞋类品牌企业来华投资设厂。英国有许多国际著名的服装、鞋类品牌,英国服装和鞋类设计师在国际市场也享有盛誉,英国的青春款式往往被其它国家的年轻人所追捧和模仿。我国如能吸引英国的知名服装、鞋类企业来华投资,必将为我国服装、鞋类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对英资而言,有很好的区位优势,2004年底配额限制的取消,将进一步吸引英国投资者对我国服装和鞋类产业的投资。但欧盟东扩后,我国吸引英资有了新的竞争对手,我国必须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在服装、鞋类国际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二、在保持加工贸易优势的同时,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我国服装、鞋类在世界市场格局中处于中低档,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占据高档市场,加工贸易占我国服装、鞋类出口1/3强,出口中高档产品绝大多数为定牌生产,中国自有品牌出口极少,大部分利润都被进口商、进口国批发零售商获得,中国企业只获得了少量的加工费。从中国服装、鞋类出口现状来看,生产规模和能力虽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仍处于来样加工、贴牌生产的阶段,而在外销市场渗透、渠道开发方面则非常落后,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在继续扩大加工贸易优势的同时,要重点考虑如何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在扩大服装、鞋类对英出口的同时,要注意进口我国所需要的英国优质面料,适当减少英国的贸易逆差,坚持双赢,保持外贸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改造我国传统服装、鞋类产业。由于我国天然纤维纺织深加工技术、化学纤维的仿真技术和多种纤维的混合技术还不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口服装所需面料国内尚不能满足,只能依赖进口。而英国在面料加工、处理等等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生产的面料,由于技术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资本密集、大规模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相对生产成本和价格都较低。因此,中英在服装、鞋类技术合作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引进英国先进技术,改造我国传统服装、鞋类产业,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服装、鞋类产业竞争力,彻底转变我国只能占领中低档市场的格局,使我国在高档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四、密切关注服装、鞋类领域贸易争端形势,做到未雨绸缪。从W 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执行情况表明,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对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进程较为缓慢。在英国等主要市场,纺织服装产业的就业人数众多,英国纺织服装产业是英国制造业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制造业中按照就业人数排在第5位,约11000家公司涉及服装纺织制造,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十分强大,我们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即使在2005年1月1日之后配额体制取消,纺织品、服装是否会有实质性的自由化,尚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不会一帆风顺,很有可能变化的仅仅是保护的形式,而非放弃保护。同时,配额的取消和竞争的加剧会导致我国服装出口价格下降,包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采取反倾销措施对我国出口进行新的限制的可能性增加,以进口激增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为由实施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进行新的限制的可能性也很大,还有可能运用我国入世不利条款,限制我国服装、鞋类出口。另外,从近年的趋势来看,发达国家还会凭借技术优势设置新的技术壁垒。对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变化,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应对之策。

  ●链接一

  英国服装鞋类产业状况

  目前英国服装和鞋类制造产业的共同特征是:产业仍具一定规模且主要由小制造商构成。2002年有21.7万人从事纺织、服装(包括皮革服装)生产。英国服装、鞋类制造公司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历史悠久、主要通过与大连锁店签订合同进行生产的大型制造商;第二、生产短期时髦产品的小公司;第三、专门生产供出口用或面向富裕家庭及外国游客的优质高价产品的专业公司。英国虽然有若干欧洲最大的服装、鞋类公司,但大部分公司雇佣员工数目少于100人。近年来英国国内服装、鞋类生产萎缩严重,一些产品的产量在过去5年中缩减了一半。很多英国制造业巨头的生产规模大幅减小或破产,而那些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主要是远东,但也包括摩洛哥和土耳其)的公司则生存下来。在鞋类方面,两家公司———C&J Clark有限公司和R Griggs集团有限公司还在为“英国制造”坚守堡垒。自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在英国以外建厂的趋势已成为该产业的特征,即使是较小的公司也纷纷到国外建厂。2002年下半年以来,英国制造业前景更加黯淡,许多工厂注定要关门、减产并解雇员工。例如,几家制造Dr Martens品牌的老企业已将生产拱手让与中国。

  马莎是英国最主要的服装销售商。2002年几乎近一半的英国人购买过St Michael牌服装。St M ichael是马莎的自有品牌。马莎过去采购服装严格遵循国内优先原则,但迫于竞争压力,近年海外采购数量大幅增加。虽然马莎后来转用制造商品牌的战略对其主导的市场地位有所影响,但其仍然是最主要的服装销售商,在英国市场所占份额超过10%,部分外衣品种的份额甚至远高于10%。按照销售商的性质,Arcadia 集团有限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时尚服装销售商,Debenhams公司是最大的百货商店,JJB Sports and Blacks Leisure是最大的运动服装店。过半的英国成年人喜欢在百货商店、连锁店、独立的当地服装店、时尚商店以及体育品商店购买衣服,此外,有相当高比例的人通过超市或邮购方式购买衣服。

  ●链接二

  英国服装鞋类市场趋势

  近期英国服装、鞋类市场有如下趋势:第一、无论是鞋类还是服装,都朝着更加休闲的风格发展,趋向随便、自由和飘逸。随着英国人更注意健康,作为锻炼服装,运动服将得到青睐。总体上看,休闲服和运动服将更为流行,而正式服装、尤其是毛料西服的需求将趋缓。第二、作为全球采购和激烈竞争的结果,大多数服装和鞋类价格下降。第三、全职工作妇女采购份额不断增加,特别是需要高标准服饰的白领女士和从事服务业女士的需求不断增长。第四、新材料技术开发速度加快,新材料特别增加了运动和户外款式的吸引力。第五、制造商或设计师的品牌日趋重要,而过去零售渠道比制造商品牌重要得多。该趋势最初由牛仔裤开始,如“李维”品牌,接下来是来自跨国公司的运动鞋,如“锐步”、“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品牌,并延伸到休闲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