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市营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今日宁国报将开设“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专栏,追溯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轨迹,宣传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典型,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中取得的喜人成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市40年的改革开放史也是民营经济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史。它真实记录下我市民营经济一路走过的足迹,也给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据统计,1995年,全市企业总数量为502家,到2017年已增长至5366家,其中民营企业为5141家,占企业总量的95.8%。规模以上企业由2000年的53家增长至2017年的324家。截止目前,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A股上市企业8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125.41%攀升至2017年的275.74%。
学习“苏南模式”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说到中鼎集团,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当今的行业龙头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一个小型乡镇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如今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169亿元,拥有下属企业30余家,海外企业10余家,以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用30余年时间实现华丽转身的中鼎是我市乡镇企业实现自身突破并引领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市还是一个吃财政补贴的山区穷县,1982年的工业产值位居全省48位。面对农业经济基础差,工业经济不发达的状况,我市积极调整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学习“苏南模式”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突破口,确立了“四轮驱动(县办、乡办、村办、户办)、三为主(集体企业为主、工业企业为主、骨干企业为主)、二结合(城乡结合、大中小结合)、一优先(优先发展外向型企业)”的发展路子,形成了冶金、机械、橡塑、电子、建材、服装、矿产、农副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到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5%。随着乡镇企业的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在1995年的首届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名列第97位,成为安徽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
聚焦企业改制 民营经济加速发展
“九五”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和1996年“6·30”特大洪灾等因素影响,我市乡镇企业粗放型经营的弊端完全显现,大部分企业有产值无效益,负债累累,县域经济严重受挫。面对困境,我市大刀阔斧推行企业改制,全力发展民营经济。2000年,果断实施国有集体经济退到位、职工身份改到位、各项保障措施推到位的产权制度改革。除省属企业外,市属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全部改制成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由此成为我市经济主导力量,初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主导,配套协作型中小企业为基础,资源深加工企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2001年,明确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在全省县市率先建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之后又率先建立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逐步形成了耐磨铸件、汽车橡胶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集群。2013年,宁国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现有企业99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9家,亿元企业44家,上市企业4家。2007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等荣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坚持转型升级 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2008年,我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民营经济由此步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临界点。但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萎缩与内需不振同时出现,民营经济再次面临严峻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下,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合资合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鼎集团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开展合资合作,通过引进汽车制动系统橡胶件、汽车动力转向高压油管和汽车减震金属橡胶制品等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1000多种,多个“鼎湖”牌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等奖项。凤形耐磨材料公司节能降耗、自动化程度达世界一流,司尔特公司氨化造粒缓释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聚隆机械双动力减速离合器被誉为“世界最先进第四种洗涤水流”,莱恩公司研发的核三级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买家。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民营企业不断加强技术革新,科研成果竞相迸发,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011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宁国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宁政〔2011〕20号)、《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宁发〔2013〕1号)等政策意见,从财政奖励扶持、土地使用优惠、人才引进、项目服务等多方面,不论大小、不分地域、注重实效,给予重点支持。同时,为加快微小企业的发展,我市对不符合单独供地条件的企业,鼓励其入驻中小企业创业园和标准化厂房。为提升政策的精准度,2016年我市又出台了《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国市扶持产业发展“1+1+5”政策体系的通知》(宁政〔2016〕35号),重点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转型升级等方面,对规模提升,技改投入,绿色生产等符合条件企业给予一定奖励补贴。
加强培育扶持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纵观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可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得到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从起初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到推进国有企业全面改制,再到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无不是围绕市场主体发展进行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企业人才培育帮扶机制,大力支持创业人才发展,精心打造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计划,自2015年开始,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工商联每年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组织企业家赴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系统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和现代经营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整体素养。实行“会见企业家”制度,多形式开展企业家和党政领导干部谈心交流活动。建立慰问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专家制度,把贡献突出者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慰问范畴,增强企业家归属感;完善宁国发展功勋评比办法,根据企业家个人贡献为其颁发“宁国发展功勋奖”,增强企业家荣誉感。同时,每年设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奖在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