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中药材市场上,价格不透明、市场销售信息不对称等情况非常普遍,也导致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中药材价格波动频繁,采购风险大。为此,由商务部批准立项的全国首个中药材指数上周末在成都发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指数将成为全国中药材市场的“风向标”。
中药材有了市场晴雨表
据了解,这个名为“成都中药材指数”是从4500种中药材中最终筛选出1275种代表品种的价格进行价格指数发布,由中药材价格指数和中药材购销经理指数两个部分构成,分别反映中药材价格和行业景气度。在发布方式上,这一指数将由商务部定期通过“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发布平台”发布。
资料显示,四川共有中药材资源5042种,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一位。成都则拥有全川约70%的中医药资源。这为“成都中药材指数”编制发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数据采集地成都国际商贸城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是西部地区目前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虫草集散中心。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就大胆预测,今后中药材行业将会像股民关注上证、深证股指一样关注“成都指数”。
中药全产业链受益
“现在中药材价格波动太大,比如去年年初30元/公斤的太子参,现在已经涨到400-500元左右,给企业采购带来很大不确定性。”昨日,河北省一家中药饮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而有了指数以后,企业便于对药材市场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和预判”。
事实上,“成都中药材指数”的主要作用就包括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中药材种植者和经营商提供商情信息等。
除了对中药行业产生很大影响,“成都中药材指数”对普通消费者也非常有用。据悉,成都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指数办”主任余力分析认为,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购买中药滋补品是很平常的事情。未来消费者可以参考价格指数曲线的涨跌来选择购买时机,避免盲目性。
业内担忧指数权威性
虽然“成都中药材指数”一经推出就迎来一片叫好声,但也有药企人士质疑,仅作为国内四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成都推出的指数,是否具有权威性。
“目前国内四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包括安徽亳州交易中心、河南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成都荷花池交易市场以及河北安国市场,成都发布的‘中药材价格指数’权威性、代表性究竟如何还未可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大型中药企业相关负责人称。
此外,上述负责人还指出,中药企业大批订购药材时,经常直接去产地购买,而现在的市场状况是,产地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当然出现这种倒挂现象主要是因为市场中经常有大量囤货,所以与产地价格不同步,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以市场价格统计编制的指数对企业的作用不大。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