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着力构建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根据《关于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宁发〔2009〕1号)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主攻二产、加快三产、提升一产”思路,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宁国建成全省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试验区。
2、发展目标
到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年均增长40%以上,销售额达到55亿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增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继续保持省内先进水平。到2013年,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基本建成多网融合、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传输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8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基本实现向信息化城市的转变。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3、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评选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建立企业信息化示范体系,以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和电子电器产业为重点,实施龙头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达标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和信息化普及培训工程,对标赶超,加快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四个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推动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环保行业的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耐磨铸件等高能耗行业的改造,推广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及产品应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鼓励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产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积极吸纳、转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4、积极培育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将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成为 “两基地和两中心”(政务服务基地和培训基地、涉农信息集散中心和信息化体验中心)。加快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原则,围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搭建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开展互联网应用,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实现“乡乡有网站、村村有网页”。
5、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融合。借助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整合物流资源,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建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查询,缩短物流信息流转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组织开展企业电子商务试点工程,特别是通过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现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有机结合。加快建设面向企业的耐磨铸件、中国山核桃等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以及面向社会服务的农特产品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商务模式、服务内容创新。全面推进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营销工作水平,使我市旅游管理和公众服务基本实现数字化。
(二)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奠定基础
6、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培育发展电子电器产业,在巩固发展CBB系列电容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超高温电容器、电力电容器和机车电容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发展。完善节能产品标准体系,加快研发高效节能灯具,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节能灯具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密切关注产业梯队转移趋势,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拓展、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积极争创省级电子元器件专业园区,着力打造全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7、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依托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涵盖通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培植数字内容服务业作为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进各类设计、文化传媒、动漫制作等创意产业。鼓励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信息资源公益性和商业性开发,大力推进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发展数字内容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建设特色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信息内容产品及高效优质服务。推进计算机服务业发展,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将信息中心剥离,成立信息咨询服务公司,为全市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现代信息与技术服务,促进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引导通信运营商重点发展通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积极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服务业务;同时,大力发展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中心、信息安全外包服务中心等,积极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以信息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现代工业的有力支撑。
8、积极培育软件业。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外智相结合,围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展应用软件,鼓励集成创新和建立产业联盟,鼓励企业间的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加快培育软件业。突出发展工业软件开发,针对产品研发、生产装备、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等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和解决方案,鼓励企业把信息技术和系统作为组成部分嵌入工业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三)大力推进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公共服务
9、完善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建设,构建由安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中心、备份中心组成的网络支撑环境,形成全市统一、功能完善、安全保密的网络平台,为全市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在全省县域率先建成电子政务“四统一”模式(统一机房、统一网络、统一平台和统一管理),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 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加快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
10、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依托党政机关综合办公平台,实现市、乡、村三级公文和信息网上传输,推进一网式办公;编制《宁国市党政机关网上信息和服务资源目录》,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推进外网一站式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机制,拓展市民心声功能,推进一站式交互服务;着力构建网上审批受理和流程控制系统,形成外网一站式受理和反馈,内网一网式联合审批和统一监督机制,推进一站式审批。建设工业经济决策分析平台,重点对工业经济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工业经济运行数据库,监测和分析经济运行态势,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11、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立足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依托视频、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等多种方式,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加强地理信息、城市规划、智能交通、国土房产等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城市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整合市长热线、110、120、气象、防汛、防疫等公共安全应急信息系统,加快城市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四)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支撑保障
12、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展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等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加快农村“光进铜退”,将光纤延伸至自然村。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加快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推进“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实现便捷的无线宽带信息交流。
1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设分级管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健全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推行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切实增强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三、强化保障措施,形成试验区建设的合力
14、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领导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全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信息办,具体负责编制两化融合规划,组织实施两化融合工作整体推进,协调解决两化融合工作有关问题。邀请省内外专家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与省直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加强行业协会、市直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推进两化融合的跨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
15、编制发展规划。编制和落实《宁国市县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专项规划》,科学指导、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宁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制定《宁国市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重点指导目录(2009—2011年)》,明确全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重点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调整方向,为信息技术融入各行业和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环节提供科学依据。
16、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宁国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暂行)》,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导向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信息化,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国家和省资金争取力度,整合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产业等资金,设立两化融合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创新项目、示范企业、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的资助、贴息和奖励。协调各金融机构、各类风险投资资金、贷款担保基金重点支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贷款、投资及担保。
17、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引智力度,重点加强对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基础的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知名培训认证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认证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点人员、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工培训,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
18、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县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典型示范、现场观摩、成果推广等活动。加强绩效考核,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积极开展信息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