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今天是: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商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

来源: 最后更新:2008-11-13 10:57:55 作者: 浏览:4709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

 

宁国市工商联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工商联的工作不断创新,市委政府对工商联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宁国市成功地举办了宁国商会百年庆典,进一步激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工商联工作者,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风云的挑战,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念,为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开创工商联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近年来,宁国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决定》,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产业配套政策,开展了全民创业促进年活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截止2007年,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642户,私营企业298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1家,亿元企业4家,四项指标的总数分别达到11483户、1573家、167家和23家。今年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248家和1762户。据统计,民营经济创造了80%的国内生产总值、82%工业增加值、90%社会销售总额、73%税收和100%出口总值。同时,民营企业在提供社会就业岗位、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和支援新农村建设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一、解放思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多年来,我市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坚持中部崛起和东向发展,坚持“一主两翼”的三条经济工作方针,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开展系列推进活动,破解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难题,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全市创业率达4.76%

第二、构筑载体,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我市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提升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投入,初步形成了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特色园区为补充的发展网络。2007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8%90%

第三、多管齐下,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际,我市不断完善政银企联动的融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一是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打造“诚信宁国”,使信贷资源在我市最大化。目前,我市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04亿元和53.47亿元,分别为2000年的3.37倍和3.32倍,市外贷款余额达13.7亿元。二是扩大直接融资,强力推进上市工程。目前,我市有三家上市企业,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家,上市后备企业11家,推动这些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将极大地缓解资金压力,为广大的中小企业腾笼换鸟。三是内引外联,开展“以商引商”和“以民引外”,实施“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今年共有4家企业与强手联合,引进资金2亿元,近五年,共引进市外资金8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四是上争下引,争取政策融资和民间融资。向上争取扶持资金14亿元,同时,培育民间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组织,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创业领域。

第四、鼓励创新,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实施名牌战略,目前,全市现有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8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8个。

第五、加大培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我市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依托浙大和浙江省委党校等资源,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家实施系统培训。同时开展“发展功勋”、“荣誉市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培养造就一批“长青树”式的企业家队伍。目前,全市有110余名企业家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10人荣获国家省部级表彰,11人获“发展功勋”奖,一大批企业家正在健康成长。

二、积极应对当前的全球性经济滑坡

()正视不利影响

目前,全球性的金融风险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对我市部分企业的生产、销售、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外向型企业产品市场萎缩、金融部门信贷投放放缓、企业资金链断裂等方面,进而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由于市场萎缩,部分企业出现了存货增加、产品销售不畅、裁员等连锁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销率下降。工业产销率94.4%,比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2、对主导产业的影响。作为主导产业中的电子电器配件产业比上年同期下降1%,而其他两大主导产业则同比增长25.6%17.3%

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6.82%,比去年同期下降0.38个百分点。

4、进出口下滑。全市进出口总额7037万美元,下降2.7%,其中,出口6012万美元,下降1.3%

5、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下降。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24.38亿元,增长23.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0.3个百分点,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占投资比重42.7%,比上年同期下降8.2个百分点。

()坚定发展信心

在看到不利影响的同时,我们仍旧充满着发展的信心。因为,前三个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仍呈两位数的增幅。主要体现在:

1、财政收入形势较好。完成财政收入9.02亿元,增长22.1%,预计全年可实现13亿元。

2、工业平稳增长,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67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较快,速度达22.1%,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 79.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4个百分点。我市的橡胶零部件、耐磨材料、电子及电器配件三大产业集群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6.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0.9%。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17亿元,增长8.3%;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11.1%。

3、内贸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8亿元,增长24.0%,增幅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为近几年同期最好水平。

4、金融支持有力。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04亿元,增长21.0%,贷款余额53.48亿元,增长22.5%;外地金融机构对本地贷款余额达到13.72亿元,比年初增加1.65亿元。

()积极应对,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市整体经济形势是好的,具体表现在年初以来企业增幅较快,呈现两位数的增长态势,金融部门信贷投放势头较好,企业在上市和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等方面。目前,金融风险虽然造成了市场萎缩、外贸出口量减少等不利影响,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再加上企业自身采取的挖潜增效、开拓市场、科技研发等积极应对措施,以及我市有着较好的产业结构、金融环境、企业信誉和发展环境,随着国家应对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必将为我市带来又一次难得的机遇。

为此,市委政府组织了市工商联参加的金融形势分析会和企业发展座谈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随后,市四大班子领导深入民营企业,对企业如何度过难关给予分类指导,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市场保正常生产,要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企业生存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发展。根据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4条,我市确立了对上争取政策保份额、营造环境保发展,既要执行好上级政策,也要出台推进我市发展的相应政策,加强项目库建设,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金融部门千方百计创新金融服务,竭力做到应投尽投。

总之,凭借我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通过发挥我市优秀企业家的卓越智慧、我市改革体制和机制的显著优势,政府政策的保障能力,通过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把金融风险对我市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促进我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商联工作

近年来,宁国市工商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积极探索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新路子,开创了工商联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宁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坚持服务大局,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和人士的主要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贯彻“两个平等”的重要思想,努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十七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平等”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排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宁国是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平等竞争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在一些领域,仍面临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垄断壁垒、金融服务缺位、社会服务不足等问题。市联与监察局联合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选择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设置环境监测点,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监测,发现问题,运用监察渠道,非常有效地加以解决。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发布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作为党委政府制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工商联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组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重大问题的协商,组织百名企业评议机关效能活动,积极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行风、政风、司法监督员,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强银企、政企、税企等对接活动,协调企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关系。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企业科学发展。

通过发挥工商联宣传、教育、经济服务等职能,引导企业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创新企业发展战略,推进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克服自身和外部的各种发展困难、问题和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市联在网站和信息简报里开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举办EMBA培训班和研讨座谈会,让广大企业家从理论上学习,从实践经验上总结,从典型榜样带路,使科学发展观变成生动的促进企业发展的思想武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持续发展。

借助举办“宁国商会百年庆典”的难得机遇,提出“百年商会期待有百年的企业”的倡议,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宁国经济发展的“长青树”。为此,通过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制度、技术、管理和发展战略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管理培训和指导,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资本运营质量,实现民营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通过组织“以民引外”、“以商引商”等对外经济联络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贸合作;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守护宁国的青山绿水;要坚持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培养老中青紧密相结合的企业家队伍,为宁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和智力支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企业协调发展。

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基本规范,维护宁国作为全省唯一县级金融安全区的信誉,安全生产,依法经营,优质服务,公平竞争,按章纳税,努力培养诚信员工,生产诚信产品,提供诚信服务,营造内外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整体下滑,银根紧缩,市场萎缩的状况,市联举办企业家训练班,培养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在逆境中恪守信用的重要性,以确保我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和稳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企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积极参与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促进广大民营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尊重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建设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工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形成独具特色、富有内涵、广大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企业关心社会,全面发展。

通过组织宣教和光彩事业活动,引导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光彩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爱国报国、发展企业、遵纪守法、公益慈善、道德自律等社会责任,更多地站在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上进行思考企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据统计,我市民营企业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捐款达651.8万元,支援新农村建设捐款达1078万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创新,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

坚持工商联“三性”,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民间优势,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造商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行业商会建设,把工商联总商会打造成“民间经济行业总会”。坚持企业家办会,民主办会,推行轮值会长制,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热爱商会,形成商会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市委政府隆重地举办了宁国商会百年庆典,批准筹建商会会馆,发行商会志,着力将工商联打造“会员之家”。坚持做好工商联大联合的文章,广泛联系会员,在发展会员上不分党派,不分所有制成份,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积极担当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建立起党政和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工商联的机制;积极建立与政府部门、金融、财税等单位的联系机制,聘请特邀常执委,建立经济咨询委员会,将过去与工商联外部化的政企关系、银企关系和税企关系变成工商联平台上的内部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加强对外经济联络,建立广泛的工商社团的联系渠道,为企业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创造条件,着力打造“民间经济外交使馆”的良好形象。去年我们成功地加入长三角商会联谊会,今年借宁国商会百年大庆之际,举办了商会联谊活动。

近年来,尽管我会在探索新时期基层工商联工作的新路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放眼当前工商联发展的态势,我们不能坐井观天,就事论事,应该站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中,站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中思考工商联的发展问题。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