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改革的呼声持续已久,有关媒体甚至曝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最早将于今年6月挂牌。但是关于该不该成立邮政银行、邮政银行成立如何运行等问题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
2006年5月23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提到,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
至此,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之前关于邮政银行如何进行运营的问题也逐渐明朗化。
不脱离邮政系统
据了解,经过反复磋商,有关方面初步确定,邮储银行成立后,仍不会脱离邮政系统,将由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控股。
此前反对者普遍认为,邮储银行的成立将造成双输局面一方面,依靠邮政储蓄生存的国家邮政总局将面临巨额亏损,并可能成为中央财政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依托国家邮政总局网点生存的邮政储蓄在独立出来之后,将不能利用邮政网点,这将会相应地增加邮储的运营成本,新成立的邮储银行必将面临亏损。
众所周知,尤其是在历经邮政与电信分家的剧痛之后,邮储已经成为整个邮政的盈利大户。有关数据表明,邮储占邮政收益的30%左右,一旦将其剥离出来,势必对整个邮政产生巨大的影响。
看来,这样的改革方案是一次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一直主张邮储银行的组建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将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储蓄业务剥离开,先分账核算,再并账补亏;第二步才是在条件成熟时,成立由邮政控股的储蓄银行,完全独立核算,而普遍服务的亏损由财政明补。
毕竟,邮政储蓄是依托国家邮政总局网点而生存的,一旦独立出来并建立新的银行,势必无法如同现在一般继续利用邮政网点经营,与之相随的是,邮储的优势将难以为继。
为“三农”服务
来自银监会的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12285亿元,储蓄市场占有率达9.25%,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和农信社系统。其网点则已超过36000个,居国内金融机构之首,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2/3以上。
在如此庞大的机构和极高的市场占有率的现实下,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此前,中国银监会主席曾表示,与之前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所相比,新成立的邮储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把从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以贷款形式发放到农村,在农村等相对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资金流,以激活当地经济。这意味着,银监会单方有意促使未来的邮储银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巴曙松认为,邮政储蓄虽然需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但绝不能把未来的邮储银行办成一个普通的国有商业银行,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更需要的应该是一个能够向不发达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地区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至于如何定位,不仅取决于国家,更多地取决于其市场竞争的结果譬如,邮政储蓄系统在其资金运用上应坚持“中性化”和“本地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邮政储蓄资金的分配不会造成地域性失衡。
“新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吸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的明确表态实际上也为长久以来关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给予了明确的答复。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