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处理行业,目前的市场需求和走势如何?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热处理行业厂长经理会上,我国资深金属热处理专家、原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樊东黎教授告诉记者,当前我国热处理行业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强劲,主要是凸显在三个方面:
热处理加工企业持续发展
中国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生产会继续吸引外资投向制造业,不只在沿海,而且逐步向内地扩展。除汽车工业外,其他制造业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不会搞小而全,而是主要依赖于协作加工。这就会激励更多的热处理民营企业在中小制造企业相对集中的沿海和内地城市涌现。当前已经出现外资企业投资兴建热处理加工厂的势头就说明了这一点。轻工模具、基础件、汽车和摩托车配件的大量需求也刺激了热处理加工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热处理加工能力目前存在过剩现象,设备平均利用率只有30%,许多国营大厂的热处理部门实行单班,最多两班生产,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企业的热处理分厂、车间转制独立后,对外协作的积极性会大大高涨,造成对现有热处理市场的冲击。加上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增加就会形成对客户的激烈争夺和竞相压价的局面,对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樊东黎提醒,新建热处理企业时,一定要慎重。
企业技改和设备更新要求强烈
在汽车、航空、兵器、模具和基础件行业技改的拉动下,其他行业热处理技改和设备更新高潮也会接踵而至。目前,企业技术改造的高度和深度已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大多数企业已不满足于常规技术和设备的新旧交替,而是倾向于一步一个台阶,迈向更高的境界。许多民营企业更着眼于资金的有效投放,优先选购高技术水平、质量优质、高可靠性的设备,为达到高水平的生产目标,即使花钱多也在所不惜。
企业技改的强劲势头给设备制造业带来更多机会。在热处理加热炉中,箱式、井式和盐浴炉等常规设备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需要更多的是工艺先进、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和无污染的设备。这就要求制造厂能清楚、准确地把握国内外新设备发展动向和用户的市场需求,提出自己的产品发展规划和实现目标的措施。热处理企业的技术改造,使更多的股份制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对先进热处理设备的需求仍保持很大势头。车辆和配件,基础件和兵器行业会对600~1000kg装炉量的多用炉生产线保持旺盛需求。估计每年至少有500套多用炉、200套网带炉、50套推杆炉和滚棒炉、20套转底炉的需求。轻工模具的旺盛市场和航空工业的持续技改使真空热处理炉,尤其是高压气淬炉每年需求量在300台以上。在各类气氛炉中燃烧炉(以轻柴油和天然气为燃料)到2010年会增加到10%以上的比重,用天然气制备吸热式气氛会增加到20%以上的比例。到2010年80%真空热处理炉的需求是1000kpa(10bar)以上的双室高压气淬炉。低压渗碳和2000Kpa(20bar)高压气淬生产线会在汽车行业得到一定程度推广。多用炉气体渗碳后在1000~2000Kpa的惰性气体中实行气淬以代替油淬是重要发展趋向。
热处理工艺材料市场需求旺
热处理工艺材料(淬火剂、渗剂、防渗剂、气氛和盐浴)和辅助材料(清洗剂、防锈剂、干燥剂、催化剂等)是热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优质工艺材料,就不能保证热处理零件和各种制品的优异质量。在热处理工艺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是淬火剂。虽然有不少关于聚合物介质能完全取代油的说法,但在实际上由于独具的某些特性和在特定条件下的不可替代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在当前的热处理生产中,作为淬火介质,50%用水和盐、碱水溶液,40%用油,5%用硝盐浴,3%用聚合物溶液,1%用刚玉粉硫态床等。由此可见,淬火油用量仍占相当大比重。在实际使用的淬火油中,90%是用N22、N32机械润滑油,使用商品淬火油的比例尚不足总量的10%。全国热处理淬火油年需求量估计有3万吨,而商品淬火油只有约3000吨。
樊东黎教授还指出,我国热处理行业市场前景尽管十分看好,但问题仍然不少,如企业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能源浪费比较大、大部分设备依然陈旧、环保和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新设备开发能力低、工辅材料质量不高、职工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总之,形势看好,但问题不容忽视。他希望上述问题应该尽快解决,以不断适应制造业和国民经济更大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