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四个对接”东向借力
来源:宣城日报 最后更新:2005-07-08 16:37:23 作者: 浏览:1799次
连日来,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热火朝天,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来自苏浙地区的58家汽车橡胶零部件、水暖器材等企业陆续进驻,这是宁国市顺应全省经济东向发展战略,开展“开发区建设大会战”活动的又一丰硕成果。素有“安徽经济强县”之称的宁国市自2000年以来,共接纳5000余名苏浙沪客商落户宁国,累计引进到位资金近30亿元,2004年全市引进省外资金10.2亿元,其中苏浙沪资金占78%;全市80%规模以上企业与苏浙沪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进入苏浙沪市场农特产品销售额约15亿元。
在观念上与苏浙沪实现对接
融入苏浙沪经济圈,首要要尽快在观念上与之接轨。这几年,宁国市多次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赴苏浙沪考察学习,选派部分部门和乡镇的负责同志到苏浙沪县市挂职锻炼,感受苏浙沪地区思想解放的程度,学习他们发展经济的做法和经验。聘请了25名省内外经济专家、学者担任经济顾问,为宁国更好地融入苏浙沪经济圈进行战略性研究和策划。2003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把宁国建成面向苏浙沪的工业协作配套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度假后花园的发展定位。
在产业上与苏浙沪实现对接
宁国市以产业对接为突破口,全面加大与苏浙沪地区的融入力度。一是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增强工业与苏浙沪地区的协作配套能力。以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抓手,夯实与苏浙沪实现工业对接的基础,将开发区真正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目前,开发区内拥有各类企业130多家,其中橡胶汽车零部件、电容电器、耐磨材料等规模以上企业近40家,另有60多家投资总额近10亿元的浙江企业正待进入。仅今年以来,投入开发区的建设资金就达1.37亿元,区内4800亩的土地平整和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91家,亿元以上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年增加值达17.5亿元,已有近80%的工业企业与苏浙沪地区的大企业、大集团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市二产比重已达到51.6%。二是着力构建苏浙沪地区的农特产品供应基地。根据宁国市山区特点,突出发展林业经济,早在1997年就出台了全社会办林业的决定,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基地建设。目前,全市经济林基地规模已超过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483多家,去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25.5亿元,并且企业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意识显著增强,品牌形象明显改观,为农产品顺利进入苏浙沪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大对苏浙沪的推介促销力度,全市成立各类农产品购销公司120多家,农民经纪人8000多人,组建了12个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并依托举办山核桃节和元竹节,开展了一系列面向苏浙沪的定向宣传推介活动。几年来,宁国市直接进入苏浙沪市场的农产品交易额占全市总交易额的50%以上,农业产业化连续三轮(2001-2005年)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
在体制上与苏浙沪实现对接
近年来,宁国市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着力消除与苏浙沪接轨的体制障碍。一是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围绕将国有(集体)资产退到位,职工身份改到位、配套改革推到位的基本思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商贸流通企业改制面达98%,妥善安置职工8500余人;二是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投资扩大开放的若干规定》、《宁国市引进急需人才的实施意见》和经济园区优惠政策等,在税费、土地、奖励、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推行了项目审批登记备案制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同时,针对该市经济以内生型为主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浓烈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三是加快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化步伐。借鉴苏浙沪地区的先进经验,通过“产权置换,有偿经营”等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城市在统筹市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
建成区面积由建市时的不足4平方公里快速扩展到目前的12平方公里,市区常驻人口由建市时的不到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0万多人,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0%以上。
在环境上与苏浙沪实现对接
宁国市围绕“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要求,着力构筑与苏浙沪地区相衔接的基础设施环境、政务环境和信用环境。一是着力加快硬环境建设。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并积极请求上级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6亿元,建成和改造道路406公里,过境省道全部得以拓宽改造。二是着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机关作风整顿的基础上,又组织开展了“机关服务效率年”活动,建立表彰先进、惩戒落后的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三是全力打造“诚信宁国”。针对宁国经济一度滑坡而造成的信誉危机,认莫清理历史欠债,通过清收、财政消化等办法,逐年兑付债务,着力打造“诚信政府”,以此推动信用建设在全社会的氛围形成。各商业银行历史形成的呆坏账也得到较好消化,效益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商业银行对宁国增加投放、支持发展的信心,国家开发行还将我市列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试点。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