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今天是: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参政议政 / 调研报告

上规模民企稳定健康发展 2003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摘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最后更新:2004-12-02 15:08:38 作者: 浏览:3852次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经营规模扩大
  实力不断增强
  上规模民营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3年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的行业领域。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营经济更是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2003年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上规模民营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一)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1.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行业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
  今年入围企业有2267家,比2002年增加685家,同比增长43%。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在第三产业中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服务业、综合类和房地产业。从地区分布上看,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占全部入围企业总数的78%。
  2.上规模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效率有所提高,但企业间的差距发生变化
  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6家,比2002年增加25家;税后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企业有15家,比2002年增加7家;资产总额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0家,比2002年增加15家。企业之间的营业收入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前10名企业与后10名企业营收总额相比的倍数增长56.1%,资产总额的差距则有所缩小。
  从人均指标看,上规模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营业收入)达到调研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从盈利能力上看,企业平均销售净利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增幅低于成本增幅,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3.上规模民营企业出口创汇有所增长,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额最高
  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出口创汇有所增长,出口总额为277.7亿美元。其中,民营资本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额最高,棉纺织服装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43.8%。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我国民营企业获得海外市场份额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4.上规模民营企业社会效益良好,在吸纳就业和纳税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缴税总额648.32亿元,户均缴税额为2828.55万元,人均缴税额为1.69万元。2003年缴税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有10家,其中缴税额最高的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31.42亿元。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户均员工人数为1702人,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是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5.4万人。
  5.民营企业500家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经济效益和资产规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营业收入总额10767.1亿元,比2002年增长53%;税后净利润总额507.3亿元,比2002年增长40%;资产总额9258.7亿元,比2002年增长31%;净资产总额3591.7亿元,比2002年增加20%。
  (二)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行业分析
  1.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企业比重上升
  2003年第二产业民营企业数量占总量的79.2%,尽管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但与2002年相比比重下降了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企业比重为19.6%,比2002年增加了3.8个百分点,这表明民营企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
  2.从产业分布上看,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中,随着投资领域的放开,在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数量逐渐增多
  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较早向民营资本开放,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棉纺织服装制造业、商业餐饮服务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中民营企业比重最大,占全部企业数量的33.6%。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国家投资领域的放开,进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新兴行业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成为民营资本进入国有资本占主要优势行业的重要途径。原有国有资本占有垄断优势的一些行业如金属冶炼和加工业、石油加工业、电力、汽车和公用事业等,民营企业也逐渐增加。2003年这些行业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占全部企业的17.9%,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主要行业经济效益效率分析
  从行业主要效益效率指标来看,2003年传统产业依旧占据着全行业的主导地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第一位的行业是棉化纤纺织服装制造业,资产总额第一位的是综合类企业。重化工业的各项指标增长很快,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2003年全行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营业收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三)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地区分析
  1.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有1762家,中部有345家,西部有160家。企业数量位居前五名的省市是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和安徽省。
  2.各地区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效率分析
  东部地区各项效益指标最高,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和绩效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运营成本较高使得企业盈利增长趋缓,企业经营差距较大。
  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企业运营成本较低,但是中部地区企业的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营收规模差距较小,经营效率偏低,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开拓潜力,但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这也反映出西部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劳动密集型和经营粗放型特点。
  3.各地区民营企业社会效益分析
  上规模民营企业为地区社会就业做出较大贡献,民营经济由于劳动密集度相对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东部民营企业吸纳的社会就业最多,占东部地区就业的5.9%,中西部参加调查的企业数量偏少,但也都表现出一定的就业贡献。
  上规模民营企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税收贡献分别是5.9%、5.5%和4.0%,可以看出民营企业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对GDP增长率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就越快;民营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营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4.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地区集中度较高,形成区域集中优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在发展规模、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优于其它地区。这些地区一般是各个经济区的龙头,如东部“长三角”经济区的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
  经济效益
  成长性保持领先
  我国已经成长起来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它们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保持领先地位。
  民营企业很少具有垄断资源和行政特许优势,市场竞争激烈,但其劳动生产率却高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企业500强,显示出民营经济自身的活力。
  我国已经成长起来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它们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保持领先地位。通过对营业收入排名在前500名的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大型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概述
  调研数据显示,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的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民营企业500家入门门槛为2.97亿元,2002年为4亿元,2003年门槛升至6.08亿元,平均营收规模年均增长52%。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平均收入规模21.5亿元,2002年仅为14.1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的有13家,50亿元以上的有46家,而2002年这两个数字仅为6家和21家,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
  民营企业500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企业家数和营业收入比重都接近于85%。2003年排在首位的是浙江(183家)和江苏省(113家),其次是山东省(40家)和上海市(34家)。上海市的企业户均员工数量相对较少,但创造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却高居榜首,主要原因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较多。
  从产业分布来看,民营企业500家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企业数量占总数的76%,营业收入占总数的70%。民营企业500家中企业分布最多的是棉纺织服装制造业。
  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在金属冶炼及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都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利润增长超过了收入增长。尽管受到了非典的影响,商业餐饮服务业的民营企业500家的营业收入和税后净利润增长都超过1倍。房地产行业则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集中,在营业收入增长74%的同时,利润仅增长22%,企业家数却下降了32%。
  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3家,联想控股有限公司高居榜首,上海复星排名第二位,南
  京斯威特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是这些企业中最快的。
  民营企业500家中,有78%的企业主营业务在两种以上,多元化经营企业平均规模(22.7亿元)要大于单一经营企业(17.6亿元)。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多数经济效益效率指标也高于单一业务企业。说明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和收入规模下,企业适度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但分析数据也显示,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其总资产周转率、劳动生产率在逐步降低,说明这些民营企业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率。
  (二)民营企业500家和中国企业500强比较分析
  中国企业500强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经济保持控制地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370家,占74%,有74家民营企业入围,所占比重14.8%。本报告首次对民营企业500家和中国企业500强进行对比分析。尽管民营企业500家与中国企业500强在规模上存在差距,但差距在缩小,同时前者大部分经济效益效率指标要好于后者,表现出民营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优势。
  1.地区分布比较
  与民营企业500家较集中于浙江、江苏等地不同,中国企业500强有91家注册地点在北京,它们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到500强企业总额的51%。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相应的行业领域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区域分布与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而密切相关的。
  2.产业分布比较
  中国企业500强主要分布在资金密集型、具有资源垄断和行政垄断特征的行业,例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石化业,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和银行业等。在近几年,民营企业逐渐进入这些曾经被国有资本高度垄断的行业,例如民营企业500家中10%的收入份额来自于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加工业。
  在产业分布上,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家呈现出相反的趋势。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在第二产业有所加强,收入比重由2003年60.6%提高到65.4%,第三产业比重由36.7%下降到31.7%。而民营企业500家在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在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
  3.企业规模差距分析
  民营企业500家与中国企业500强规模差距较大。2003年民营企业500家户均营业收入在21.5亿元,而中国企业500强户均营业收入规模在180亿元,后者是前者的8.4倍。在资产规模方面差距更大,后者是前者的30.7倍。
  近几年中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户均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9.9倍缩小到2003年的8.4倍,户均利润由9.8倍缩小到2003年的6.3倍,户均资产由
  43.0倍缩小到2003年的30.7倍,差距的缩小让我们感觉到民营企业在迅速成长。
  4.企业经济效益效率比较
  从经济效率看,民营企业500家平均水平好于中国企业500强。2003年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两个指标值,中国企业500强仅是民营企业500家的85%和64%。民营企业500家的平均利润率、平均资产周转率
  也高于中国企业500强。如表7所示,整体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效益效率最差,人均利润、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利润率都低于集体、私营和外商企业。
  这表明尽管多数民营企业很少具有垄断资源和行政特许优势,市场竞争激烈,但其劳动生产率却高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企业500强,显示出民营经济自身的活力。
  投资意向增强
  融资日显迫切
  民营企业投资意向增强,希望能够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要求,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还属于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条件以及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尚没形成相当的竞争力和优势。
  (一)民营企业投资情况和需求意向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投资意向增强,有许多民营企业表示将进行企业的扩建、改造和对外投资,但拟投资领域和并购意向还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如机械、医药、食品业等),在新兴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较少。从并购方式选择上,民营企业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采取的混合并购占据了主导地位,有近80%的企业选择了混合并购进入新的行业。
  (二)民营企业融资情况和需求意向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半数上规模民营企业有上市意向,这些企业首选在内地主板市场上市,其次为内地创业板和海外市场上市。
  在融资工具选择方面,除银行贷款外,企业合资的融资方式最受欢迎,其次分别是基金、机构投资、信托计划、企业债券和其他方式,反映了企业对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多样化的需求。在本次调研中,众多民营企业都表达了希望能够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要求,显示出民营企业中长期资金的融资选择日显迫切。
  (三)民营企业的海外拓展分析
  在民营企业海外拓展方面,从目前的状况到未来的意向都反映了民营企业以产品出口方式作为实现海外拓展最主要的手段。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还属于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条件以及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尚没形成相当的竞争力和优势。随着企业实力增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外直接建厂或通过并购实现跨国经营。
  上规模民营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欧美、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是这些民营企业投资的重点。这些民营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领域广泛,服务贸易、工业生产加工和资源开发等行业的投资相对集中。
  (四)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上规模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正进一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许多民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但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法人治
  理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职能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有半数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了党委(支部)和工会,说明很多上规模民营企业重视员工的思想教育,重视凝聚员工的企业文化以及保障职工的福利和权益。
  (五)民营企业管理能力分析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对企业管理能力逐渐有了很高的要求,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问题日益重要。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需求。民营企业的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整体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民营企业今后一段时期需重点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鉴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大部分上规模民营企业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调研结果表明,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应用中,主要是进行生产管理、开发设计、建立内部网以及企业的网站和网页。在信息化项目中大部分实施的是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制造资源计划。
  (六)民营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上规模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参与调研的2267家企业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为613家,占全部入围企业的27%。目前上规模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较少,模仿创新较多的特点。
  (七)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人力资源问题、投融资问题、市场环境问题、企业管理问题和技术创新问题等。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呼声最高,表明民营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民营企业希望政府在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和有序的竞争环境。
  (八)民营企业对工商联的要求和建议
  在本次调研中,民营企业希望通过工商联和协会等部门,加强与政府的及时沟通,对政府各项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能够及时了解。同时希望工商联和协会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职能,实现对民营企业提供管理、科技和信息支持服务,加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协调和沟通,通过参政议政,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充分实现桥梁和纽带作用。
  自1998年以来,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已经进行了6次。通过对大型民营企业的连续调查和研究,能够为分析民营经济发展趋势、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提供依据;为各地党委、政府分析本地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制订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在企业调研中可以了解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工商联及其他相关部门能够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调查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组织全国各地的工商联在其各自区域范围内实施,入围标准为营业收入在1.2亿元的民营企业。调查以企业自愿参加为原则,由民营企业自填调查表,并经当地工商联和有关部门确认。
  本报告中对“营业收入前500名的上规模民营企业”简称为“民营企业500家”。文中数据除标明资料来源的,其他均出自2003年工商联民营企业调研问卷。
  本报告中的企业排序不作为任何机构或组织对民营企业评比的依据。报告全文请详见《2003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图)今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在东部、北部地区的企业分布较为密集,位于北京地区的企业有91家,排名前10位的企业均在其中。密集度仅次于北京的是广东地区,有66家企业分布在广东省内。而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地的企业也均在35家以上。
  相比而言,500强中位于西部的企业就显得寥寥无几了。重庆有10家企业上榜,另外,四川、云南、陕西各有7家企业,加上贵州、宁夏、甘肃等地的企业,位于西部地区的500强企业还比不上东部地区一个省的企业多。Photocome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