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看起来是真的。世界经济又一次打响与通货膨胀的战争。
格林斯潘再次挥动了手中的魔杖。8月10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本点(0.25%),美联储基准利率上升至1.5%。这也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宣布加息。美联储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说,最近几个月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改善有所减缓,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其中重要的因素是能源价格的攀升。美联储预测,经济状况有望恢复更加强劲的扩张步伐。
欧洲央行没有跟随美国的步伐。不过,早在5月末,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易辛就已经表示,随着经济复苏正顺利向前迈进,将竭尽全力对抗欧元区通货膨胀。今年二季度,欧元区各月综合消费价格指数?HICP?分别为2.0%、2.5%和2.4%,平均为2.3%,比一季度高0.6个百分点。这早就突破了其年初时候通货膨胀率1.7%的预测。
对通货膨胀的警惕还来自于英国。美联储升息第二天,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英国通货膨胀率到2006年中期有可能超过2%,这是其规定的上限目标。因此市场预测英国央行有可能再次提高基准利率。不过,英国央行季度通胀报告中指出,尽管利率有所提高,但通货膨胀率仍将缓慢上升,并有可能超出预期目标。
一直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日本,2004年以来同比CPI一直为负,其中5月份为-0.5%。即使如此,7月初,日本央行行长福井俊彦接受采访时称,对日本消费物价走向感到乐观,但短期内日本央行仍将坚持扩张性货币政策,并高度关注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情况。
亚洲开发银行在8月初公布的一份最新的报告中说,亚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由于经济急速扩展和石油价格上扬而略微攀升。实际上,在亚洲,也许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中国。7月份,中国的CPI涨幅同比已经达到5.3%,创下1997年来的新高,这个数字也已经与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持平,一年期贷款利率是5.31%。
8月11日,香港金管局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汇丰等银行随之宣布加息,这是四年来香港银行首次加息。
全球面临升息
防范通胀,一些国家纷纷开始动用利率武器。在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后,这一趋势也更加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显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在8月9日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已改变中性的货币政策,将反通货膨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
报告认为,石油价格、能源安全以及地缘政治紧张是近期影响世界经济稳步增长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这可能也加大了中国加息的可能性。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说,随从美元利率调整变化是我国目前利率与汇率制度的一种实际状况。中国不是没有加息空间,只是面对两难境地。从利率手段调控周期看,利率过长时间不动不利于灵活调控经济和调节经济活力,而在当前应对局部经济过热现象的情况下,利率手段或许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控制局部过热问题。
她说:“这还可以表明我国经济金融政策的有限度灵活性,体现市场手段的作用,也有利于阻止和防范投机。”
不过,中国央行依然采取了审慎的态度。而在5月份就有央行官员指出,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就有可能加息。央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月份企业商品价格小幅回升,较上月上升0.3%,较上年同期上升9.4%。
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中国经济学家陶冬预测,如果国际油价年内平均价格维持在每桶39美元,中国CPI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将升至7%,那么中国央行可能不得不提升利率。8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再创新高,突破了每桶45美元。
同样处于两难中的还有欧洲央行。7月1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其目前2%的主导利率不变。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欧洲的情况有别于美国,“大西洋(资讯 行情 论坛)两岸的经济周期并不吻合”。甚至欧元区内部还不时有要求降息的呼声。法国财长萨可奇就曾说过,欧元区2%的主导利率是美国1%的联邦基金利率的2倍,因而“降息是促进欧洲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的最好办法”。
不过,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易辛曾经在一场演讲中指出:“欧洲央行将竭尽全力维持物价稳定”。特里谢会在记者招待会上也说,欧洲央行将视未来通货膨胀的情况采取对策,“任何选择都是可能的”。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8月5日把基本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4.5%提高到4.75%,以遏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给英国急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控制英国消费者借贷。这已经是英国继去年11月份开始上调利率以来,在10个月之内第五次提高利率。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英国央行升息步伐可能还会继续,近期基本利率可能达到5%。
在8月9日公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澳大利亚央行表示,由于通胀加速,央行将不得不提高利率。澳大利亚也是最早启动加息的国家之一。为给房屋市场降温,澳大利亚央行去年11月和12月连续两次提高利率至5.25%。
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测,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欧元区内需出现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下半年欧元区复苏迹象将渐趋明朗。如果年内欧元区出现明显复苏,美联储连续升息,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欧央行有可能考虑升息。在没有彻底摆脱通货紧缩之前,日本银行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预测,印度、泰国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很可能在最近一到两个月,跟随美联储的角度宣布加息。部分原因是他们担心在高利差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资本流出。
并不剧烈的通胀
尽管世界主要经济区都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对付通货膨胀上,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全球通货膨胀的趋势不大可能以一种激烈的面目出现。
刚刚公布的今年二季度的世界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全球通货膨胀保持适度,预期世界消费价格水平在2004年平均上涨2.8%。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部今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制造业,将有助遏制全球通货膨胀的趋势。报告认为,倘若2004年全球工业以预期6%的年增长率上升,零售物价将可企稳。而亚洲在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也曾指出,中国经济减缓将拉低全球商品价格,并遏止通货膨胀;他说,中国与印度等“低薪资”国家的出口日增,有助于抑制全球物价攀升。
中国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预测,CPI在今年四季度可能开始回落。更早的时候,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则表示,CPI翘尾因素在7月份将高于6月份,但是之后将逐月回落,因而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谭雅玲说,美国可能在9月21日的例会上暂时终止加息步伐,这一政策可能持续到12月14日的例会上。谭雅玲预测,届时美联储可能会加息50个点。
美联储8月10日的声明也重申,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相对较小,美国当前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可以以稳妥有序的步伐逐步取消。但如有必要,美联储也将对经济前景的变化作出反应,以履行保持物价稳定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