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今天是: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我市林业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

来源:政务信息网 最后更新:2004-07-21 08:05:49 作者: 浏览:2820次
    我市是山区市,80%的面积是山场,80%的农民生活在山区,山是大头,林是主体。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综合开发,作好山上文章。多年来,我市坚持将林业经济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基地规模,活化运行机制,拓展市场空间,以产业发展促生态建设,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努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县和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称号。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1%,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1500元。
    一、发挥比较优势,壮大区域特色基地。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山核桃、竹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方兴未艾。面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山核桃、竹业、花卉苗木纳入全市农业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之中,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组织专家队伍,对全市林业布局进行科学论证,制定了山核桃、竹业、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各地选准主导项目,大力推行“多乡一业、数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建成60多个特色林产品专业村6个专业乡。全市经济林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递增,达到96万亩,其中元竹、山核桃面积居全国首位,雷竹、毛竹面积居全省首位。苗木花卉面积超过1万亩,总产值达8000万元。在扩大基地规模的同时,把建设重点放在提高效益、提升品质上。每年改造低产低效林12万亩,制定了山核桃、板栗、早笋等无公害生产标准,建成森林食品无公害生产基地20万亩。
    二、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龙头企业。
    不断深化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意识,坚持工业长入农业,加速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按照“扶优扶强一批、嫁接改造一批、招商引资一批”的总体要求,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提高林产品加工能力,初步形成森林食品、园林制品、人造板和竹材等四大加工体系。全市林业加工、销售企业达到383家,其中千万元企业12家、亿元企业1家,山里仁公司、恩龙公司跻身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规模扩张、壮大经济实力的关键措施,积极向上争取和对外引进牵动性强、带动面广的林产品加工项目,通过项目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健宁、青峰木竹制品扩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汪溪木竹、狮桥曲木园艺、仙霞烧杉园艺和南极山核桃等加工园区初具规模,为大企业配套协作的半成品加工基地正在形成。金山实业公司与北京白唇发展有限公司合资4.7亿元,合作开发竹纤维加工项目,已征地300余亩开工建设,年内将基本建成。与此同时,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瞄准苏浙沪,尤其把上海市场作为核心市场大力开拓,努力实现山区经济与都市经济的优势互补。每年在上海举办林农产品推介会,引导龙头企业和大户能人在上海设立营销网点。注重发挥山里仁公司的窗口作用,扩大与家乐福、麦德龙等连锁超市的联系,加强与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的合作,并着手筹建面向全国的营销专卖店。通过举办“山核桃节”、“元竹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扩大了我市林农产品的知名度,搭建了龙头企业及林农产品外拓平台。
    三、活化运行机制,完善林业发展政策。
    97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全社会投资林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经济的决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突破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发展。几年来吸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近6亿元,投资总额相当于建国以来我市林业投资总和的4倍,林产业投资规模每年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为保持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以来,我们又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并一次性拿出40多万元资金奖励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有效地调动了全市上下加快林业结构调整、加速林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表彰奖励和政策引导,我市的林业机制更趋灵活,租赁承包、合资嫁接、股份合作等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市林业局与绿源公司合作组建营林公司,分期建设15万亩工业原料林,首期5000亩基地已建成。恩龙公司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北京市房山区建立5000亩苗木花卉基地,积极抢占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化苗木销售市场。
    四、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
    面对国家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形势,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世行三期、四期补充报帐、绿色长廊、退耕还林等项目,完成退耕还林8.3万亩,其中坡耕地5.5万亩,造林规模和质量居全省前列。划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00万亩,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51万亩。绿色长廊一期工程顺利竣工,规划区绿化覆盖率达92.4%。在重点工程的带动下,面上造林、封山育林和义务植树等活动蓬勃开展,新增森林面积11万亩,覆盖全市的森林生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同时,按照对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的基本思路,加快生态旅游影视度假村、中鼎度假村、亚夏汽车模型展览馆等旅游景点,着力打造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品牌。恩龙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民族风情园建设已基本完成,并着手准备板桥生态度假区建设的前期工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