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今天是: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参政议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参政议政 / 提案议案

【政协提案】关于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和引导在外发展的宁国人回乡创业的建议

来源: 最后更新:2014-07-11 16:42:05 作者: 浏览:7446次

近年来,各地在促进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时纷纷打出“乡情牌”,大力发展回归经济。所谓“回归经济”,是外出工作及创业人员带着资金、技术、项目等返乡投资创,或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动用各种资源致力推动家乡建设的一种经济现象。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争取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认为,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和引导在外发展的宁国人回乡创业是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现有的工作基础

我市连续多年在春节期间由市领导带队,分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举行宁国籍同乡联谊会,通报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推介我市人文生态及投资环境,畅叙乡情,共话宁国发展未来。

另外,市委办等部门积极采集了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及曾在宁国工作的各级领导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并编印成册。目前,已收录了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625人。据我们所知,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仍有大量人员分布于各省市未予收录。

目前,宁国籍外出工作创业人员中,已有一些有志之士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归创业。例如储春龙,从深圳回乡后创办了城市假日大酒店、广告公司,今年又在河沥园区投资新建了安迪速食食品有限公司,主营职工餐配送,现已建成投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又如港口工业园区的高德韦尔公司董事长洪昌兴,在上海、昆山等地工作、创业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 2012年企业落户港口园区,今年总产值预计可达7000万元,也为我市的回归经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他如拓科汽车零部件的姚四海、东顺电磁泵公司的吴慧、高新管业的金立胜,以及拟回乡创办弘新五金的程强、南京码动软件园的王立国等等,都是我市发展回归经济的成功典范。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发展回归经济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但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较弱,尚停留在初级层面,回归经济蕴藏的新活力有待激发,还有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宁国籍在外工作、创业的知名人士虽长期在外但仍心系家乡,创业成功后更常有回归故里、回报家乡的强烈愿望。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他们所拥有的资金链、营销网、人才库和信息港,是我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我们要充分把握信息与机遇,真情感召他们回归家乡、投资创业。但是,该项工作目前还未能真正列入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目前仅限于民间交流层面。

二是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我市的回归经济仅局限于春节慰问联谊,尚未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调查摸底、联络沟通等基础性工作。对宁国籍在外人员整体状况缺乏系统深入地了解,针对性的联系联络体系尚未建立。

三是对回归创业人员缺少关注。在当前的招商引资考核模式下,各单位更注重对外来投资人员的引荐与服务,宁国籍回乡创业人员往往得不到与外来投资企业同等的关注关怀与政策优惠。因此,针对回乡创业人员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迫在眉睫。

三、几点建议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徽商‘凤还巢’”,“对徽商回皖投资,实行招商引资同等待遇”。浙江省委、省政府早在2011年就决策实施浙商回归 “一号工程”,以畅通渠道、拓展平台、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等举措,全力以赴促进浙商回归,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东阳市,市政府领导分成8个区域,分片开展促进“回归”工作,在领导内部设立考核机制;永嘉县,2012年县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的就是实施永嘉人经济回归工程;诸暨市,自2007年至2012年底,共落地回归项目66个,投资总额达134.2亿元。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在着力抓招商引资、留根经济的同时,要同等重视发展回归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鲶鱼效应”。

(一)高度重视发展回归经济工作

发展回归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相关机制,促进此项工程长效发展。因此,建议成立宁国市回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研究制订我市发展回归经济的工作方案和目标措施,定期研究解决“凤还巢”工程的有关问题;建立市领导分片联系在外知名人士制度,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进行座谈、互访,加强感情联络,真诚感召他们回家乡投资兴业;建立领导联系回归企业制度,与回归人士交朋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二)加强与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

一是要完善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的信息采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托各部门及乡镇村做好我市在外人员的职业、资产、分布状况、联系方式及已回归人员情况的全面了解,建立在外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和项目信息库。

二是加强与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的感情联络。充分利用同乡会、联谊会、同学会等社团群体,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加强沟通交流;利用传统节日致信问候,通报家乡的发展变化,适时邀请回乡探亲的人员聚会,组织他们参观家乡的发展成就,让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他们回归创业的自豪感;市、乡镇及部门领导要定期带队,组织亲友团、招商团到异地他乡慰问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邀请他们并利用他们在当地的影响组团回家乡考察投资;充分发挥政协、统战、工商联、外侨办等部门的优势,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人士的联系;适时建立异地宁国商会,拓展在外窗口平台,发展“宁国人”经济。

三是建立对在外人士家庭亲友的走访慰问制度。今年,我联在拜访贵州中电振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中时,他真诚建议,家乡政府要加强对在外大学生、创业者以及从政人员的联系交流,建立慰问走访制度,对其在宁家庭以村、镇为主体,加强情感关怀,培养其家乡情结,让这些在外学习、工作、创业的宁国人安心发展、快速发展,浓浓的亲情、乡情会让他们成功后更好地回报家乡。因此,建议各级各部门加强对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在宁家庭的关心关爱,适时组织召开宁国籍在外知名人士亲朋联谊会,听取他们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并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动员亲人回归创业。

(三)研究制定回乡创业优惠政策

建议市委、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回归经济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为回归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回归人员的创业信心。一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新技术项目和发展总部经济的回归企业,在用地、供电、供水、融资、税费减免等环节享受与招商引资同等甚至更优惠的待遇;二是为回归创业人员在子女入学、车辆入户办证、旅游、就医等方面等开辟绿色通道,适时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给予学习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便利。

(四)积极营造回归人员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回归氛围,形成“人才回乡、技术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回归热潮。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发展回归经济的政策宣传,加大对回归企业和在外奋斗的宁国人的宣传,形成回乡创业人员干事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要从政治上关心回乡创业人员。可通过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工商联执委等途径,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政议政,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三是要采取奖励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投资热情。通过设立“创业奖”、“奉献奖”,表彰一批对家乡经济贡献大、热心公益事业、企业成长性好的回乡创业人士,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