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今天是: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商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十年铸就新宁国

来源:〖宁国新闻网〗 最后更新:2007-10-31 15:26:06 作者: 浏览:2167次

  《宣城日报》特约记者 芮 滢

  十年沐风栉雨行,十载创业竞风流。从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以来,宁国人意气风发、励精图治,融入苏浙沪,接轨长三角,在一次次超越中展翅飞翔—————

  这十年,宁国由当初的皖南山区小市,一跃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多年位居全省县市首位的“安徽第一县(市)”。

  这十年,宁国实现了由温饱水平到建成长三角地区颇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城市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一个“样本”。

  这十年,宁国捧得了10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

  这十年,宁国市委、市政府在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的接力中,始终团结协作,发扬敢于领先的精神,步步走在时代的节拍上。《安徽日报》评论说:“一着领先,只能一步领先;观念领先,才能步步领先。近年来,宁国经济发展在全省步步领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正是因为他们实现观念接轨的结果。”

  这十年,是宁国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基础条件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宁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东向发展、“一主两翼”和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按照宣城市“经济工作三条基本方针”要求,加速推进二元结构一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进程,制定并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兴市”四大战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十年巨大变化的数字静静诉说发展变迁。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7.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1.6倍、2.3倍和6.82倍。三次产业比重为14:51:35。今年1—9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4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财政收入7.75亿元,增长2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71亿元,增长60.8%,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已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考核评价中,宁国在全国2861个县级单位中处于232位,是安徽省排名最前的县市,33项考评指标有16项已达到或接近百强县的水平。工业“造”脊梁

  建市之初,百业待兴。尤其1996年特大洪灾的侵袭和国家宏观政策趋紧、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日益深入,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显现。宁国经济发展步入低谷,徘徊不前……年轻的宁国,发展的“经”该如何念?跨越的路该如何走?宣城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黄东升说出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用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市情,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以骨干工业和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县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力打造县域经济的“脊梁”!2000年底,城区南边的丘冈上,工业的来临打破了这里的寂静。短短几年过去,如今这里,几百家企业厂区建设热火朝天,城市化道路、供水电力等配套设施全部建成。为建设开发区,从2000年设立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4年,宁国投入1000万元建设资金。而2005年实行开发区大会战到目前,共投入5亿元资金,增长了50倍。

  随着10平方公里的宁国经济开发区南山园区基本形成,2006年,宁国又在城区以东河沥溪的荒坡地划地10余平方公里,启动开发区“东区”,着力打造“一区两园”。如今,作为乡镇经济增长点,汪溪、港口、梅林、中溪、宁墩等五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成为开发区的配套和补充,在产业上互补、在发展上相得益彰,逐步实现经济基地化、基地产业化、产业集群化。

  短短几年,宁国工业园区框架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初步构建了以省级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再就业工业园、科技孵化中心等若干特色小区为补充的工业经济发展载体网络,相继引进500余家企业投资兴业。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0%。

  工业园区的快速崛起,不仅打造了企业发展的最佳平台和“特区”,更成为宁国产业培育的“孵化器”。今年,汽车气门嘴项目排名全球第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唯一供应商的保隆公司投资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预计全部完工后年销售将达到8亿元。宁国目前已形成以中鼎、亚新科、飞鹰为代表的汽车橡胶零部件产业集群,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15%;以凤形、宁沪为代表的耐磨铸件产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21%;以飞达、源光公司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系列电容器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38%。三大产业集群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宁国工业总量的43%。逐步形成了“小企业、大集聚”的宝塔式企业群。

  在宁国板块经济的背后,活跃着一支“老、中、青”三代宝塔式的企业家群体,成为强有力的“地方经济增长引擎”。他们及其团队先后开发名、优、特、新产品100多项,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奖,250项产品通过国际著名公司质量认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和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20个。

  好环境与好项目相辅相成,相映生辉。宁国大力实施以“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优”工程建设,形成了外来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企业建设中全方位服务,企业投产后经常性服务的三大服务体系,营造了创业和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宁国先后荣获“2006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和安徽省唯一的县级金融安全区。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和“2007浙商(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吸引了8000名苏浙沪客商来此“掘金”,累计引进省外、市外资金20多亿元。引资年增长幅度超过50%。规模企业由建市时的58家增加到2006年的136家,工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20亿元增加到83.7亿元。工业化率达40%,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90%以上。创新“造”活力

  当探询一个地方不断跨越发展的持久奥秘的时候,我们总是将眼光锁定在这个地方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上,而经过宁国干群共同熔铸的改革创新精神,正是宁国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动力之源。正如新华社在评论中说:“宁国现象,是安徽经济的奇迹。如果用两个字慨括宁国人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创新’。”

  宣城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黄东升说,进入新世纪,宁国人把改革创新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其内容,拓展其内涵,提升其境界,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科学发展机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统筹发展定位,以激励竞争的机制营造协调发展氛围,以促进宁国的大进步和大提高。

  早在1999年,宁国市按照“两年三个到位”的目标(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国有集体资产退到位、将职工身份改到位、将配套改革推到位),让工者有其股,激活企业的内在活力;并坚决实施“国退民进”,政府彻底从企业退出,把企业还给企业家去经营。股份制、民营化、破产兼并、挂靠联合、扶优扶强、组团造舰,一批优势企业随之迅速崛起。当年,98%的企业实现了民营化。

  近年来,随着“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大潮风起云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群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民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仅2006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23户,平均三天就有2家私营企业诞生,这个速度接近苏浙沪的发展速度。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1275家,是1997年的22倍。

  十年前,宁国仅是一个城区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人的小县城。为此,市委、市政府郑重决策:通过城市建设,内聚民心,外树形象,并作为与经济发展互动的重要一环来实施。

  城市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当初一个闪动的灵感,演变成了一个创举—————“经营城市”的大文章。宁国市坚持在经营城市中发展城市,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近20亿元投入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形成了“八纵八横”的城市道路格局,市区面积由建市初的不足4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15.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过去的不到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5万人。

  2001年,宁国率先打出“融入牌”。宁国本身没有优势经济资源,但宁国与浙江毗邻,通过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就可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实现借梯登高。“身在中部,却把头伸向东部”,这是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对宁国的形象比喻。

  宁国在打好“融入牌”方面,提出了“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战略,即把宁国建成面向苏浙沪地区的工业协作配套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生态旅游度假的后花园。目前,全市80%的企业承担了苏浙沪区域产业龙头的配套角色,汇集了70多亿元的工业资产规模,80%的产品销往东部地区。

  在各项改革事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宁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在全省率先实行乡镇区划调整,将原有29个调整为16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为城镇的规模扩张奠定了基础;2001年7月建立全省首家县级行政服务中心;2002年4月开展了市直党政机构改革,市直机构精简了20个,党政机关编制精简了170名,简幅均在25%以上;2004年,组织实施了以“主官合一,交叉任职;公推竞选,差额直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了干部管理,加快了发展速度,干部们腾出精力发展经济,带领农民奔上致富路。生态“造”环境

  走进宁国,恰如走进绿色的殿堂,森林覆盖率高达74.24%,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绿荫化,已成为人们对宁国市的总体印象。东部早笋、南部山核桃、西部元竹和名优茶、北部特色水果基地及元竹长廊,纵横交织。全市构筑了以板桥自然保护区和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为点,以绿色长廊和沿河元竹长廊为线,以生态林和商品林为面,覆盖城乡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宁国市委副书记、市长牛传勇说,生态即产业,生态即经济,生态即发展,保护好它们是发展中最大的效益。在多年发展进程中,宁国市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中之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近年来,宁国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生态型工贸旅游城市”,通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城市绿化面积由建市之初的几十公顷猛增到现在的46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1%,绿地率达3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城在山中、水绕城转、山水兼容”的园林绿化格局逐步形成。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城市”。

  寻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宁国生态水平成为对外开放的良好品牌,并在全省较早实行ISO14000区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大批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客商青睐。全市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量及规模均居全省首位。通过成功举办两届山核桃节和元竹文化节,共签约159项,引资达38.5亿元。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宁国的自然特征。目前,全市建成“三竹一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100多万亩,生态环境优势日益凸现。21万亩元竹占全国元竹总面积的10%;在仙霞、云梯等乡镇建成了2万亩的优质青梅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在天目山北麓建成的32万亩的山核桃基地,面积占全国的40%。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七成以上来自“绿色银行”。

  充分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宁国着力打造“黄山脚下的明珠、红楼梦中的府地”城市名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目前,以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恩龙世界木屋村等景区为重点的生态旅游景区,正日益成为苏浙沪地区和“两山一湖”风景区的休憩地和中转站。2006年,全市游客总量突破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3亿元。和谐“造”乐园

  第一个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一个提出水泥路(油路)进村、信息入户,第一个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十年来,宁国在服务民生方面这么多“第一”,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全省正式推行。

  宁国市委副书记葛建荣说,建设和谐宁国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百姓的利益保护好,发展好。我们要倾注更多的精力,拿出更多的办法,切实加以推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统计显示:宁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年前的2259元提高到2006年的4646元,年均增幅7.5%。城镇职工在岗工资由十年前的5675元提高到2006年的20571元,年均递增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十年前的7.8亿元增加到2006年25.8亿元,增加了2.3倍。

  走进宁国城区,路边带棱角的道牙儿换成了椭圆形的,为的是行人不慎摔倒时缓解撞击力;满街摆放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造型美观的入地式垃圾箱;公交车上,扶老携幼、争相让座的感人场景时时闪现;入夜时分,在各色各样的路灯、地灯、探灯的照射下,山城"犹抱琵琶半遮面",朦胧中更显出山水城市的万般风情;踏进宁国乡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延伸,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处处可见休闲绿地、文化活动场所、购物超市……

  十年来,宁国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以争创安徽省级文明城市为突破口,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百姓增收致富,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实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心工程。如今,全市已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公益文艺“村村演”,电话宽带“村村连”……

  早在1997年,宁国市就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城乡最低生活标准的居民纳入低保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面,做到应保尽保。今年又将城市低保标准从月人均180元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月人均70元提高到100元。同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市财政安排94万元配套资金,将每人每年1650元提高到2400元,分散供养的标准从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500元,为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支起了一张“安全网”。

  在解决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宁国着手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解决农民医疗难题。1996年,宁国启动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0年,启动了大病统筹试点,2003年被卫生部和安徽省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截至今年7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补偿10586人次,补偿总金额141.6299万元,最高补偿金额达到35857元,以户为单位受益面达86.1%。

  针对农村部分学生上学难,宁国通过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今年已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杂费,并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生救助工程”、“春蕾计划”等育才关怀行动以及利用社会力量成立的“中美爱心教育发展促进会”等社会资助活动的开展,共计募集资金250余万元,3000余个贫困生家庭得到救助。

  面对新的形势,宁国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决战十一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向着这一目标,宁国组织实施“三大战役”:重点项目及园区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同时,“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兴市”的四大战略蓝图已绘,在全民创业的大潮中,青春宁国正向着新目标大步迈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C)2013 宁国市工商联 主办:宁国市工商联
TEL:0563-4022330 FAX:0563-4022330 地址:宁国市人民路人社大厦3楼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163号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16022175号